記者 雷倢

  5月18日,成都大運會總體籌辦情況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成都市政府副秘書長、市體育局局長、大運會執委會機關黨組副書記熊艷介紹了賽事籌備基本情況。

  熊艷介紹,截至5月16日,共有8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9154名代表團成員完成報名,其中運動員6488人。另外,已有178家媒體機構注冊報名,意向注冊報名的媒體記者人數共計2315人。

  成都大運會將針對不同國家民族宗教信仰、語言習俗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據介紹,成都大運會競賽項目共設置18個大項,269個小項,也就是說屆時會產生269枚金牌。按照國際大體聯的辦賽要求,成都大運會已經正式發布了運動會的規程,競賽的總日程和技術手冊,完成了18個項目競賽核心團隊的組建,完成了1000余名國內技術官員的選派。另外,成都大運會還將要選拔500名左右的國際技術官員。場館中心的運行團隊目前已全面到位。此外,成都大運會將把無人機、機器人、AI互動等科技元素運用到體育展示和頒獎儀式中。

  4月7號至4月16號,東安湖體育公園多功能體育館舉辦的全國的體操冠軍賽,對大運會的體操項目進行了測試。5月25號到6月11號,成都大運會執行委員會還將組織開展除了體操以外的其他的17個項目的測試賽,來全面全要素綜合性的實戰演練,來檢驗大運會的籌備工作。

  據介紹,經過大運會的籌備工作,目前成都市的場館的數量和質量已經達到了全國前5,具備了基本具備了舉辦一些綜合性的國際運動會和國際單項賽事的功能,為賽事名城建設夯實了基礎。

  此外,大運村設在成都大學,依托現有的校區和建設發展規劃,新建生活服務中心、醫療中心、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實訓樓等單體建筑,22棟賽時可保障1.1萬人入住生活,賽后將移交成都大學,為城市繼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