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想扔垃圾,沒想到遇到了高科技垃圾桶,還要掃碼注冊驗證手機號?”近日,一名游客發文吐槽,在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扔垃圾,街面上的智能垃圾桶,需要掃碼注冊小程序驗證手機號才能使用。
游客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這些智能垃圾桶又是怎么樣一種操作流程?6月7日,記者在春熙路步行街走訪發現,游客所說的這些垃圾桶分布在聯升巷、地鐵站出口等多個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垃圾桶屏幕中間顯示了使用流程和設備制造商等信息,包括掃碼注冊“隨手投”等小程序的流程。
但這些智能垃圾桶并非必須掃碼注冊才能使用,桶身有感應裝置提示。記者實測,當人靠近時,桶蓋會自動開啟,待投遞結束,還會有垃圾分類的數據通知。有市民稱,這些智能垃圾桶可能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不少人未養成垃圾分類習慣,以及操作流程不夠簡潔等因素,才會引發一系列“誤會”。

游客吐槽智能垃圾桶“不智能”:
操作流程繁瑣、需要掃碼注冊手機號
7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春熙路地鐵站C口的兩處垃圾桶擺放位置看到,不少人在扔垃圾時,面對這樣一個智能垃圾桶,卻不知道如何操作:有的直接將煙頭扔在桶外,有的在操作一番無果后,又走向了其他的普通垃圾桶扔垃圾。有市民疑問,他沒有用過這種高科技的玩意兒,“不太清楚操作流程,中間顯示的隨手投的小程序,到底是不是非要注冊?”
在記者觀察的五分鐘時間里,有三人走到此處垃圾桶扔垃圾,一人靠近垃圾桶后,桶蓋自動打開,隨后他將飲料瓶扔進去;還有兩人將煙頭直接扔在桶外,他們靠近時,桶蓋并未打開。
這些垃圾桶分為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大類,桶身一人多高,上方為投遞口,下方是普通的塑料垃圾桶,垃圾入桶后,會有語音提示“當前投遞過程已完成”,在中間一塊屏幕,會顯示此時垃圾桶內的垃圾分類實時數據等信息。
記者注意到,該垃圾分類系統由江蘇江陰市某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制造,垃圾桶中間的屏幕顯示使用流程,分為掃碼、開門、投遞、關門、上傳等流程,點開微信小程序后,需要登記手機號,提供短信驗證碼。

智能垃圾桶必須掃碼驗證手機號才能使用?
實測:有感應裝置 不用掃碼
當天,一位清潔工人告訴記者,其實這些智能垃圾桶擺放在這里已經很久了,并且也很方便,“對于你們扔垃圾的來說,很方便,我們也更好地歸納整理。”
她說,確實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了很多人不懂如何扔垃圾的問題,“有人在這兒一直用手機掃碼,說是要掃碼才能打開,其實用不著,你只要按一下那個紅色按鈕,就打開了。”
記者注意到,在桶蓋下方,有一個按鈕,只需要靠近或者輕觸,桶蓋就自動打開。有市民告訴記者,由于自己平時沒有多留意這些智能的垃圾桶,并且它的按鈕也不顯眼,導致扔垃圾的時候都不知道怎么操作,也有市民認為很方便,相比于以前露天需要手動打開的垃圾桶,這些垃圾桶“科技味兒十足”,也很智能化,之所以有人不適應,是因為還沒有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