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雷倢 攝影/攝像 李強

  6月10日,備受關注的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火炬傳遞活動即將啟動。作為大型體育賽事中的一個重要象征物,火炬無疑是傳遞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成都大運會火炬“蓉火”是如何誕生的?又有哪些四川元素?為此,川觀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了成都大運會火炬“蓉火”設計者、著名設計藝術家許燎源。

  從無到有 歷時412天、多次調整后,“蓉火”誕生

  走進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青銅館,便能看見一排小朋友們二次創作的“蓉火”。在它們中間,擺放的是“蓉火”的復制品。

  從遠處看,便能看見“蓉火”身上的熊貓圖像,從頂端面看,便能看見出火口宛如一只“太陽神鳥”,從上看,又能看見一片片竹葉,從下面看,手握處猶如一滴水。

  “從成都確定舉辦大運會后,我就接到了設計火炬的邀請。”對許燎源來說,這是個既光榮又艱巨的任務。光榮是因為,這是成都第一次舉辦世界性的體育賽事,艱巨也是因為這是第一次。

  在他看來,如何在火炬上體現出古今融合、時空流轉的感覺,是一件十分考手藝的事。

  “我和我的團隊參考了歷屆的奧運會、亞運會、大運會的火炬設計后,決定將成都元素、四川元素彰顯出來。所以,我們選取了熊貓、太陽神鳥、竹子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許燎源一邊向記者展示“蓉火”,一邊闡述著設計理念。

  從2020年7月15日到2021年8月31日,許燎源帶領設計團隊歷時412天,反復論證修改,多次調整改動,終于完成了成都大運會火炬“蓉火”的設計任務。

  “整個過程,我們都是在探索和推敲。”比如,有一版里,火炬排氣孔處被設計為小圓圈,但團隊感覺少了些特色,又將排氣孔的形狀調整為竹子的形態。

  又比如,在第四版時,設計團隊曾試圖加入川劇臉譜元素,但因太過繁復而放棄。之后又對熊貓的手臂等細節不斷調整,最終定稿以大熊貓、竹葉、太陽神鳥三種元素為主。

  “這是理性與感性的交響。”回憶起此次創作經歷,許燎源這樣形容。

  他解釋道,從理性來看,這就是火炬傳遞的工具。不同于設計藝術品,火炬的設計也需要考慮功能性。他說:“比如,我們要考慮火炬手握火炬時的舒適度。”

  做減法 選取最有標識度的四川元素

  四川還有火鍋、川劇等文化元素,為什么熊貓、太陽神鳥、竹子能夠脫穎而出?他解釋:“代表四川的文化元素太多了,我們只有做減法,在眾多的四川的文化元素中,選擇最具有顯示度的符號。”

  在眾多元素中,哪一個是被最先確認使用的?他向記者揭秘:“太陽神鳥是我們首先確定的元素。”

  “太陽神鳥簡明的圖案包含著向往光明、向往星空的意境。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它既代表四川的地域精神,同時也代表了國家精神。因此,我們將它置于火炬出火口。”許燎源介紹,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置入火炬火焰噴發口,還代表著勇敢追求光明。同時,太陽神鳥也體現了遠古人類對太陽及鳥的強烈崇拜,表達了古蜀人對生命和運動的謳歌。

  “熊貓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許燎源介紹,熊貓展現熱情奔放、樂觀包容的文化態度。

  為什么會選取竹子?他表示:“一方面,竹子是熊貓的食物,另一方面,竹子也是中國文化的象征之一。其次,四川很多民居里也種有竹子,竹子也是四川最典型的特征。”

  “你們從側面看,覺得火炬像什么?”順著許燎源的問題,記者看到火炬側面猶似三星堆青銅立人造型。他表示,這是在致敬古蜀文明。

  為什么火炬的尾端像水滴。他解釋:“水潤天府,成都因水而興城,所以我們把水的那種柔美體現在火炬上。”

  “你看出火口也像一個綿延流動的山巒。”許燎源說,出口火山巒的形狀和底端水滴的形狀,也展現了四川的地貌。這樣一來,山川四川、錦繡成都都容納進來了。

  在巴蜀文化之外,火炬上還有哪些元素呢?“大運會,不同于其他賽事,是屬于大學生的盛會,青春也是需要突出表達的元素。”他表示,火炬選取了大運會主題四色,通過朱紅、明黃、翠綠、湖藍4個漸變色完整地整合起來,呈現了大學生的斑斕青春。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