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芮雯 攝影報道
6月8日,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成都大運會城市宣傳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迎大運盛會 展文明形象”專場。圍繞深入推進“迎大運盛會 展文明形象”系列工作,有關單位相關負責人圍繞推動城市風貌品質特色和市民幸福美好生活雙提升做了詳細介紹。
累計開展各類活動近4000場
成都注冊志愿者突破345萬
“成都的自信從容、熱情友好、大氣謙和,需要每一個‘我’來呈現。”發布會上,劉學鵬表示,“迎大運盛會 展文明形象”活動開展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各類活動近4000場,覆蓋3000余個社區、1300余所學校,參與群眾超700萬人次,僅“文明觀賽 成都雄起”單場活動線下就覆蓋達4萬人,營造了全民“文明迎大運”的良好氛圍。
全市志愿者規模和注冊率持續增長,志愿服務隊伍扎根社區、不斷壯大,截至目前注冊志愿者突破345萬,日均開展志愿服務活動800余場。
劉學鵬介紹,成都將常態開展“文明月月行”“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動,發動全市1300所中小學圍繞大運會主題開展書畫創評、經典誦讀、童謠征集等實踐活動,面向全社會啟動“金芙蓉·文明讓生活更美好”公益作品征集評選活動,深入社區小區開展“我們的節日”等文化文藝活動。此外,成都還將組織全市超100所學校、超50000人次青少年線上線下參與“講大運知識”“學大運禮儀”“護大運環境”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行動,傳遞城市溫度。
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601個
累計發現并整改問題40余萬個
大運即將到來,如何增加市民的可視有感,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改善城市品質?
劉學鵬介紹,截至目前,成都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601個、推動整治提升農貿市場167個、學校醫院280個、背街小巷1061條、老舊小區2191個,推動改造棚戶區5094戶,推動新建公共服務設施3192處,累計發現并整改問題40余萬個。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歷來有‘掃榻相迎,虛左以待’的待客之道。”市城管委總工程師李麗補充,為了營造靚麗的城市環境,目前已組織開展11輪環衛大掃除活動,清洗道路、人行天橋、隔離欄、護欄擋墻等設施,打掃衛生死角約2.6萬處。
不僅如此,為了助力“無廢”大運,李麗透露,目前在大運村建成一座日處理能力10噸的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并由專業單位為賽時大運村廚余垃圾就地資源化利用提供收運處置服務。另一方面,有計劃地對9座環保發電廠進行檢修、監測,為賽時24小時開放做好準備。
開展為期4個月專項整治行動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成都如何在大運期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對此,成都市場監管局藥品安全總監白蘭彬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成都對食品行業從業人員開展大規模培訓,目前已覆蓋從業人員26萬余人次。
同時,加大食品抽檢頻次和抽檢力度。據介紹今年以來,共完成市級食品安全抽檢監測16738批次,共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4.8萬余次,督促整改食品風險隱患2000余個。
“此外,我們組建專門的大運會城市側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圍繞大運村、比賽場館和定點接待酒店周邊區域,以及網紅餐廳等重點場所,集中開展為期4個月的大運會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專項整治行動。”白蘭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