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亞飛

  社區是城市的“基礎細胞”,也是最能感知居民生活變化的觸角。成都大運會籌備的三年多來,大運會為社區帶來什么改變?城市社區如何不斷更新?8月2日,“幸福成都——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新聞發布會上亮出“成績單”。

  天府新區麓湖公園社區

  高階形態

  未來公園社區向社會釋放投資機會1300億元

  成都大運會期間,很多國際友人都感受到了成都公園城市的美麗,公園社區建設也是公園城市建設的基礎工程。

  在市民群眾眼中,生態優美的自然環境、宜居宜業的生活空間、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務、睦鄰友好的人文氛圍……關乎未來公園社區,有著種種不同的具象化表達。

  成都市委社治委副主任雷科介紹,未來公園社區是成都幸福美好公園社區的高階形態,是功能布局均衡、產業特色鮮明、空間尺度宜人、山水人城和諧共生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和市民生活共同體。

  未來公園社區怎樣建設?如何推進?雷科介紹,成都制定出臺了《成都市未來公園社區導則》,提出以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為中心,以“一心三愿景四原則七特征九場景”為核心內容,以片區綜合開發和場景營造為方式。

  這為營建策略和路徑指明方向。例如,“三愿景”是指建設強大而包容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打造具有生活成本競爭力的理想社區、營造充滿活力又富于創造的場景氛圍;“四原則”包括堅持新理念引領、差異化定位、場景化設計、高質量運營;“七特征”是突出人文化、高智能、開放式、復合型、空間美、包容性、有韌性;“九場景”分別為營造生態融合、健康醫養、人文教育、建筑空間、綠色生活、休閑消費、智慧應用、創新創業、共建共治共享。

  據悉,“十四五”時期,成都將因地制宜分批建設未來公園社區,目前首批25個即將全面建成呈現,第二批50個正加快實施建設,兩批次未來公園社區已累計向社會釋放投資機會1300億元。

  成華區和美公園社區

  城市更新

  近兩年實施改造老舊小區超1200個,惠及居民10萬余戶

  城市更新是發展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李涌介紹,近年來,成都在老舊城區用心用情用力實施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一方面聚焦提升宜居品質,以配套完善為重點,注重全齡友好、關懷“一老一小”,整合利用院落、社區空間和資源,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近兩年來已改造小區1202個,加裝電梯3203臺,惠及居民10.7萬戶,協同建設養老、教育、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1109個;另一方面,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守底線思維,大力推進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近兩年來已改造城中村4405戶、棚戶區10266戶。

  “城市更新,感受最深的是我們的社區居民。”四川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安公社區黨委書記張彪介紹,首先是生活環境更好,目前,安公社區9個老舊院落完成了改造,60多個舊樓單元加裝了電梯,4條背街小巷實施了整治提升,過去的老舊區域成為了彰顯人文魅力的網紅打卡點;其次是社區服務更優,我們社區落地了小區托育所、養老驛站、社區食堂、市民學校、就業集市等各類服務項目,全齡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貼心服務。

  此外,成都圍繞24個重點片區加快推進成片更新,激活舊城發展動能。李涌談到,成都正加快推動華西壩、省體職院、四圣祠等90余個片區更新,結合老舊市場片區、低效工業用房集中區域的疏解騰退,實施“騰籠換鳥”或迭代升級,為高能級、創新型產業以及新興商業、生活性服務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提供更多載體空間。

  成都市委社治委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