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趙奕 楊芮雯
吃串串、買蓉寶、看花花、參加廣場舞party……在成都開啟“買買買”模式的外國朋友們點燃了夏日的熱情。借助此次成都大運會,他們不光學會了凌晨街邊攤吃串串香、去曬太陽喝蓋碗兒茶,還會去各大批發市場“撿相因”,主打一個“入鄉隨俗”。
“成都是一個干凈整潔的城市,我尤其喜歡那些布滿鮮花與綠樹的人行道和騎行綠道。”澳大利亞代表團副團長西沃恩·詹姆斯此前接受采訪時說道。
除了聚焦成都大運會賽事本身,成都還以其獨特的城市魅力吸引外國人的目光,寬闊的都市廣場、古樸的巷子街道,無不體現著獨屬于成都傳統與現代交融的魅力。成都,這座千年古都正以一場青春盛會給全球朋友圈呈現一個熱情好客、底蘊豐厚、貼心便捷的“chengdu”新形象。
成都氣質:
“社牛”屬性引外國友人表白
克服語言障礙提供熱情服務
“我很喜歡成都,但如果要論排名第一,那最喜歡的就是這里的人,因為每個人都太熱情了”來自瑞典的記者green Alexander 在大運會開幕前夕就來到了成都,短短幾天他就被成都人的“社牛”屬性驚呆了,因為他無論走到哪里都有人給他友好地打招呼。“成都我愛你!”為了回應成都人對自己的熱情,green特地學了這句中文。
來到成都,你會被這里的人們深深地吸引,無論是在街頭巷尾,還是在商場超市,在一個個慈祥的笑容和友好的問候中,你總能感受到成都人的熱情。
第一次來到中國的法希梅是伊朗代表團的媒體聯絡員,熱情提供幫助的志愿者們讓她感到很親切。“無論是在開幕式現場,還是在賽事場館或餐廳,隨處可見著裝統一、青春洋溢的志愿者們向我們微笑揮手、提供幫助。”法希梅說。
在成都大運會開幕前夕,作為“大運會盲盒”附送的禮物之一,《大運英語100句》在成都市民中掀起了一波英語學習熱。“準備給外國朋友推薦‘hot pot(火鍋)’和‘giantpanda’(大熊貓)。”退休工程師吳月香笑言,“雖然英語有點‘燙嘴’,但我也會盡全力展現成都人的熱情好客。”
自運動員們入住以來,成都大運村附近熱鬧非凡,美食街多家飯館深夜仍坐滿外國人,當面對大量涌入的外國人,成都另一家串串香店的老板則“機智地”掏出翻譯軟件,詢問“需要鴛鴦鍋還是紅鍋”,得到答復后,老板豎起了大拇指,幽默地“歪瑞故德”。
外國人買買買了那么多,怎么運送回國?別著急,熱情體貼的成都早已考慮好了,他們打個“甩手”就可以回家。在大運村物流中心的順豐便民快遞點,快遞小哥正忙碌著打包行李箱。順豐小哥說:“前幾天他負責的某外籍代表團寄遞了20多個行李箱,里面主要是紀念品、火鍋底料、也寄過兔頭和中華炒鍋。”
“They are too friendly。”西班牙球隊隊員Aldan告訴記者,大運村就是他們的家,喜歡中國的文化和體育。對于成都的印象,他表示,成都人民很熱情友好,太讓人驚喜了,“我喜歡這樣溫暖的城市。”
成都氛圍:
文化點位展示傳統文化底蘊
街頭藝術表演傳遞成都聲音
在成都大運會賽事閑暇之余,也有不少外國友人走出賽場,在成都街頭看一看,感受文化氛圍濃厚的幸福成都。
家門口就能打卡博物館也是成都幸福感的來源。作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館,成都博物館館藏金銀器、青銅器、書畫、石刻等各類文物20余萬件,這無疑是外國友人體悟中華文化的窗口。
“Chengdu has a history of 3000 years。”在成都博物館內,講解員指著一副古代作品講解道。從先秦古蜀文明到漢字中國展,再到皮影戲曲展,中國文化給瑞典代表團運動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瑞士擊劍運動員HATZ時不斷用手機記錄著在成都博物館的所見所聞。她被漢字的源遠流長深深吸引。“有人告訴我,生活中常用的漢字有2500個,我簡直無法想象要正確書寫它們有多難,但我真的覺得它們很漂亮。看,我拍了很多照片,我要把它們‘裝’進手機帶回家!”
寬窄巷子作為成都的城市會客廳,也是大運會城市側城市文化活動的重要點位,一走進去,熊貓元素的雪糕、燈籠、廣告牌等元素映入眼簾。而在“遇見天府四川非遺精品藝術展”內,不僅展示了技藝精湛的蜀繡、羌繡、藏繡、苗繡等精美繡品,還有著以青少年非遺作品為主的展覽。
在領略了悠久的中華文化后,瑞士運動員MULLER在明信片上寫下留言:“很棒的展覽,感謝有機會讓我們了解到如此多的中國文化。”
此外,也有代表團成員走進東門市井,與正在演唱的街頭藝人互動,感受成都的街頭文化和音樂氛圍。
“來自全世界的朋友們都能看到很多藝術文化的呈現,包括音樂、畫畫,還有街頭的輪滑。各種休閑文化都會存在,我也希望更多朋友能感受到音樂的氛圍,通過流行音樂的演唱,傳遞出城市獨有的魅力。”在合江亭點位進行表演的街頭藝人周俊濤表示,希望能通過多元的表演讓外國友人“聽懂”成都。
據悉,在成都大運會舉辦期間,成都組織招募了200余組成都街頭藝人、專業院團樂員和藝術院校師生作為城市音樂志愿者。他們會在綠道公園、文博場館、重點景區、古鎮古街、文化地標、特色街區等16個大運重點點位和24個常規點位開展1000余場具有成都地域特色的主題街頭藝術表演,為國內外嘉賓游客傳遞民族文化藝術,讓成都聲音、民族藝術名揚海內外。
成都服務:
布局點位滿足外國友人交通需求
貼心便捷志愿服務彰顯成都溫度
貼心的城市服務體現著成都溫度,彰顯著成都迎接四方來賓的誠意。外國友人走上街頭,交通是一項重要的服務。據悉,成都軌道集團在成都大運會開閉幕式舉辦地、大運村駐地、賽事場館周邊、重要交通樞紐站、重要商圈景點站等,布局了50個城市志愿服務小站。
不僅如此,還招募了260余名內部志愿者、50名外部雙語志愿者參與服務工作,并重點圍繞醫療應急、車站客運組織、服務禮儀等方面開展了多次培訓。同時,還針對不同站點、出入口制定了站外接駁、大客流疏導、安全保障等專項方案,切實保障運營組織高效順暢,為成都大運會期間乘客出行保駕護航。
在大運會期間,成都利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便民崗亭、輕松驛站、青年之家等公共服務資源,在大運場館周邊、公園綠道、商圈景點、交通樞紐等重要區域和10條大運主題特色精品線路點位布局1000個城市志愿服務小站,提供城市志愿服務。
據悉,志愿者將為市民乘客提供城市宣傳、賽事推廣、便民服務等服務,同時將提供旅游問詢、交通指引、特殊乘客關懷等綠色交通志愿服務,傳播大運文化,弘揚志愿精神,營造“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濃厚氛圍。
“志愿者們太熱情了,本來還以為到了陌生的地方會不適應,但是走在成都街頭,我發現根本不需要擔心,志愿者的服務和市民們的熱情讓我很安心。”來自瑞士的Green Alexander 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