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賽事作為城市形象的有效載體,在推動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品牌和影響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日前,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參與編制的《大型賽事促進主辦城市文明發展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報告》以成都大運會為例,分為研究背景、文獻資料梳理、大運會的文化教育價值、大運會的交流文化價值、謀賽營城:成都大運會對城市文明發展的影響、結語等六部分,不僅通過堅實的數據與詳實的內容研究了大型體育賽事促進城市發展實例,還以大運會為例,詳細分析了大運會在文化教育價值、交流價值實現途徑等方面的內容,展現了成都大運會對于城市文明發展的深度影響。

  作為通過分析大運會籌備期間的各項準備工作,探討大運會對成都城市文明發展的推動與促進作用的深度報告。在《報告》內容中,有哪些值得大家關注的內容,成都大運會又在哪些方面帶來了重要影響與價值,紅星新聞記者隨即進行了解讀。

  8月8日,成都大運會舉行閉幕式 ,一名小朋友向熄滅的主火炬揮手告別 圖據新華社

  大型體育賽事促進城市發展

  有短期效應、長期效應,還有顯性效應和隱形效應

  在《報告》的首要位置,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就聚焦大型體育賽事促進城市發展的實例研究,其中提到,大型體育賽事促進城市發展的實例研究分為短期效應、長期效應、顯性效應以及隱形效應。

  其中短期效應方面,對城市而言,通過舉辦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往往能夠發揮出體育行業前向聯系和后向聯系效應,達到活躍城市產業、振興體育產業、創造就業崗位的多重目的。而長期效應則是以賽事遺產反哺城市發展,“賽事遺產”分為了經濟遺產、基礎設施遺產、環境遺產和社會遺產。

  2023年8月1日,成都大運會燃燒的火炬,在東安湖和主會場的映襯下耀眼奪目 圖據視覺中國

  在顯性效應方面,《報告》指出,賽事可以提升政府治理水平,除優化政務服務治理效能外,舉辦地在解決賽事籌辦各類問題的過程中,還能同步達到提升政府綜合治理能力、改善政務服務質量、提高行政辦公效率等一系列目標,完善城市交通治理方案,為地方政府優化城市交通提供了機會。同時,還可以解決城市環境治理難題,構建政府應急管理體系,賽事相關組織部門需要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監測和分析。

  7月28日晚,成都大運會開幕式在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舉行,圖為開幕式焰火 圖據新華社

  另外,在隱形效應方面,則會通過賽事傳播精神信念,不僅可以重塑城市人文精神,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舉辦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催化劑,為形成和諧互助的人際關系、奮發進取的工作精神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社會風氣營造理想時機,傳播體育信仰信念。

  文化教育價值凸顯

  多個方面積極關注青年發展

  在《報告》“文化教育價值”與“文化交流價值”兩個篇章中,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對于大運會對青年的教育價值、大運會教育價值的實現途徑以及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內容進行重點分析,展現了成都大運會在教育價值中的重要作用。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作為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辦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學生運動會,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綜合性體育賽事之一。

  我們也關注到,在大運會文化教育價值方面,《報告》中提到,一是能夠正向影響青年的價值觀念,通過賽事理念、體育精神、體育道德在大學生價值觀念形成上產生積極影響;二是促進青年身心健康,因為大運會不僅能夠激勵、引導當代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還能幫助他們強身健體,升華和凈化精神和心靈。“培養青年的公民意識和公共精神,因為大型體育賽事提供了一個讓青少年在親身參與和體驗中獲得公民教育的絕好機會。”

  8月11日上午,成都大運村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正式閉村 圖據視覺中國

  另外,還可以開拓大學生的認識范圍和能力,大運會將世界各地的青年聚集在一起,以賽為媒,充分進行文化展示與交流;同時培養青年無私奉獻的志愿者精神,志愿者隊伍往往是大型體育賽事成功舉辦的重要支持力量。

  在大運會教育價值的實現途徑方面,《報告》提到,不僅體現在志愿者的培訓和服務活動中,還體現在成都大運會青年計劃里;在大運會中的榜樣教育方面,榜樣教育始終作為一種教育價值實現的途徑而存在。

  與此同時,在成都大運會的文化交流價值方面,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一場全球青年的體育盛會,更是一場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盛會。不僅促進了成都城市內部的文化交流,通過啟動實施“樂動蓉城”主題活動、舞劇《大熊貓》等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接國際藝術審美觀念,而且促進了全國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包括與內地(大陸)各城市間的交流互動、與港澳臺之間的交流互動以及促進海內外的文化交流等。

  大型體育賽事為城市賦能

  將賽事品牌效應與城市品牌效應進行結合

  《報告》最后以“謀賽營城:成都大運會對城市文明發展的影響”作為主題,其中還提到,不斷優化升級成都的產業結構,包括整體經濟及產業發展情況、體育產業發展;積極倡導年輕健康的生活方式,借大運會之東風,成都市點燃了廣大市民群眾的體育熱情,在大運會的輻射效應下,成都市的體育場館更加充足,依托大運場館和城市其他體育場地的各項體育賽事也更加豐富多彩;推動形成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

  72頁的《報告》,涵蓋了成都在大運會籌備過程中,積極探索以大運會為契機為城市賦能,為全面提升成都發展能級、綜合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所做出的貢獻,同時還展示了大運會這張世界級體育賽事名牌自身具有的吸引力和號召力,讓我們看到了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重要引擎。

  成都大運會鳳凰山體育公園冰籃球比賽場館 圖據視覺中國

  借助《報告》的發布,以成都大運會為例,探究出了大型體育賽事對于城市文明發展的積極作用,也可以看出大運會于青年而言具有正向影響,其價值觀念、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公民意識和公共精神、開拓認知范圍和認知能力、培養無私奉獻的志愿者精神等重要教育功能,關注到大運會區別于其他大型體育賽事的特殊價值。

  與其同時,對于其他大型體育賽事和主辦城市來說,大運會對成都城市發展的正向影響值得借鑒和思考,這也能夠讓各城市在其他大型體育賽事的籌備工作中,可以選擇學習借鑒成都,以大型體育賽事為中心開展各類活動為賽事和城市賦能,盡可能地將賽事自有的品牌效應和城市的品牌效應以及各類促城市發展的活動相結合,最大化體育賽事對城市、對居民等的效用。

  殷建 紅星新聞記者 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