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在綠化帶撿到的野生菌(受訪者供圖)朱先生在綠化帶撿到的野生菌(受訪者供圖)

  封面新聞記者 趙紫萱

  8月29日,謝女士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一則視頻,視頻中可以看到,成都環球中心樓下的草坪上突然長出了很多菌子。近期,在成都連續的陰雨天氣下,某些綠化帶里的確冒出不少菌子,這一景象也引起了不少市民們好奇,有人甚至“組團”去綠化帶撿,也有人擔心誤食有毒菌子。

  30日,記者聯系上拍攝視頻的謝女士。她說,當天她路過單位樓下的草坪時,發現草坪上長了不少白色的蘑菇,且大小不一。好奇心驅使下,她拍攝了一段視頻并上傳到網絡。沒想到,該視頻迅速走紅,吸引了眾多網友關注,也有不少人私信她詢問蘑菇的具體位置,并表示想要前去采摘。謝女士擔心這些路邊蘑菇可能有毒,隨后又發布了一段視頻告誡大家不要隨意采摘。

  成都市民朱先生表示,他在琉璃立交旁邊的三環路內側也撿到了很多菌子。“雨停了,我出去遛彎,發現隨便一個綠化帶都能見到雞樅菌,我從小到大就吃這個菌子,也只認識這種菌子,所以才撿。”

  記者在某社交平臺上搜索“成都”“撿菌子”等關鍵詞時發現,今年成都的野生蘑菇長了不少,青龍湖公園等地,不少市民組隊前往采摘。有市民甚至在凌晨起床后,就開始探尋野生蘑菇的身影。

  8月30日,記者采訪了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林強。他說,近年來,隨著成都生態環境的優化,綠化率提高,加之今年溫度高,雨水多,因此今年的野生菌生長得尤為旺盛。“為什么在綠化帶可以見到這么多菌子?因為這些綠化帶通常拉的是堆肥、農用土過來,這些土壤健康,成都生態環境好,很多枯枝落葉掉落土壤中,也會長出菌子。成都也是白螞蟻較多的地區之一,像雞樅菌就是長在白螞蟻的蟻巢上,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成都平原有很多雞樅菌。”

  林強告訴記者,絕大部分的野生菌有微毒甚至劇毒,吃了可能會腹瀉,嚴重的可能致死。如果沒有專業知識或者專業人士指導,請大家不要食用野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