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稻田千重浪,又到一年秋收時。
9月14日,在成都環城生態區親子牧場,連片的水稻長勢旺盛,田野里飄蕩著收割機工作的轟鳴聲,匯聚成一幅幅動人的秋收圖景。
眼下,成都環城生態區的秋糧陸續成熟,迎來收割期,天府綠道集團從8月下旬開始搶收秋糧,確保顆粒歸倉。秋糧是指大春播栽、秋季成熟的糧食作物,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據了解,此次環城生態區秋收面積在6萬余畝,目前已經完成采收將近8000畝。
![](http://n.sinaimg.cn/sc/crawl/117/w550h367/20230915/bd42-d1a9b06525ce8371d4aa288b28ca5c04.jpg)
▲環城生態區親子牧場
選用少病蟲、抗性強的優良品種
9月中下旬開啟大規模采收
9月14日上午,親子牧場洋溢著豐收的氣息,飽吸陽光的水稻在秋風中嘩嘩作響,微風吹過,如同波浪翻滾。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一排排水稻連稈帶穗被卷入收割機中,金燦燦的稻谷傾瀉而出,裝滿運糧車,映襯出一片豐收的景象。
![](http://n.sinaimg.cn/sc/crawl/131/w550h381/20230915/6d1a-896169406b1d0a013b7a7db0b310d3e0.jpg)
▲環城生態區親子牧場
據悉,環城生態區的水稻將在9月中下旬開啟大規模采收,預計產量較去年同田有所提升。“今年水稻大范圍揚花時,天氣普遍較好,有利于水稻結實。”成都天府綠道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唐良見告訴記者,為確保糧食安全,公司多措并舉全力抗旱抗澇,加大農作物長勢巡查,最大限度保穩產、促豐收。
正在收割水稻的親子牧場位于郫都區安靖街道,耕地面積約1600畝,本季大春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為主。唐良見告訴記者,在秋收結束,進行了土地整理后,親子牧場下一季小春種植將以油菜,小麥等為主,“同時,在農田緩沖區域輔以向日葵、紫花苜蓿、格桑花等鄉土植物形成農田蜜源帶,滿足農業種植功能的同時提升農業景觀效果。”
除了親子牧場外,目前成都環城生態區各農業板塊正在陸續收割。“目前主要在收割玉米、高粱,接下來還將陸續收割水稻、大豆等作物,預計在10月中上旬完成收割。”唐良見說。
![](http://n.sinaimg.cn/sc/crawl/137/w550h387/20230915/d3ff-330f93db40b1d7b63c899cb48dce21ad.jpg)
▲水稻收割現場
唐良見介紹說,按照以糧為主,糧經融合的原則,2023年大春環城十萬畝糧油產業帶水稻、玉米、大豆、高梁等農作物品種遵循因地制宜,均選用少病蟲、抗性強的優良品種。比如,水稻選擇宜香優2115、天泰優808、川種優3877等。
同時,合理茬口搭配,通過稻-油/麥、玉米-油菜/小麥和大豆油菜/小麥等茬口模式的合理配置,實現耕地用養結合,資源高效利用,農業投入品減量,建立景觀功能和生產功能融合的耕作制度,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并兼顧花期、色彩等觀賞性和景觀塑造性。
豐收節將舉行農事體驗活動
還能免費領新米
環城生態區的農業不僅僅是大田種植,更是高附加值的都市農業、景觀農業,以及學生研學、農事體驗的承載地。
據了解,環城生態區將構建“農業+商貿”“農業+文創”“農業+旅游”“農業+科普”等多種融合新模式,有機植入新經濟新業態,營造鄉村宜居宜游、宜娛宜宿的高品質生活場景和新經濟消費場景。
![](http://n.sinaimg.cn/sc/crawl/117/w550h367/20230915/f4a6-ab6da4708180b5b1f03fbd9e3d4ece86.jpg)
▲環城生態區親子牧場,智慧農業管理系統
“為了讓市民能就近深度參與體驗農耕文化,我們組織了一系列農事體驗活動,比如收‘稻’快樂割稻活動、綠道‘騎’遇記騎行活動,以及種子科普館農業研學活動等等。”唐良見介紹說,“9月底,在環城生態區青龍湖濕地公園園區內,將舉辦一年一度的綠道豐收節,邀請市民們共建公園城市,共享綠色福利,共創美好生活,讓人們在農田當中體驗收割樂趣、參與農趣集市、享受豐收季的美好。”
![](http://n.sinaimg.cn/sc/crawl/117/w550h367/20230915/c01b-e8c3c4655a4017e16bdcb55ad31e1183.jpg)
▲工作人員給收購方拍攝收割的稻谷
記者了解到,為了回饋市民,今年豐收節,環城生態區還將把田里收獲的新米拿出部分免費贈送給成都的市民朋友們。此次免費贈米,成都市民只要登錄天府綠道小程序就能在豐收節當天9月23日、9月27日以及10月11日上午11點限量免費領取新米,讓成都市民在餐桌上嘗鮮。
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攝影記者 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