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聞記者劉秋鳳
9月22日,記者從成都雙流區獲悉,廣都博物館即將正式對外開放,館藏文物近3000件,涵蓋石器、玉器、陶器、青銅器、瓷器、骨角器等7大類別。其中開館展示文物約692件,包含眾多珍貴文物,如五代黑陶地軸俑、籍田陶俑等一級文物約20件、東漢雙闕畫像陶磚等二級文物約45件、宋拱手文官灰陶俑等三級文物152件。
廣都博物館建筑面積9037平方米,規劃共計三層,分別承載文物修復、保管與研究,游客接待、臨展與研學以及文物陳列、展覽展示三大功能,是廣都文化和雙流歷史的重要展示空間和踐行新文旅發展理念的現代博物館。
同時,主展區沿歷史發展脈絡設計游客參觀路線,由序廳“都廣之野”拉開帷幕,依次向游客展示石器時代、古蜀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兩宋時期、元明清至民國時期五個時代展館,與其對應時期的雙流重點出土文物及文化發展情況。
雙流文物考古專家李國介紹,廣都博物館是雙流第一個公立的綜合性的博物館,藏品跨度近10萬年,可讓廣大市民能夠對這片土地上近10萬年的人類活動史、4500年的文化史、2300年的建城史以文物的形式印證出來,因為過去雙流的歷史只有文獻記載,“今天我們可以通過文物實物的展示,讓大家的感受更為真實。這個博物館里面有各個時期的石器、陶器、青銅器、玉器以及竹木器、骨角器等文物,近期就會正式向廣大市民開放。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窗口,向外傳遞雙流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李國介紹,廣都博物館除了常設展,還有一些臨時展,它可能是與雙流以外的一些博物館,比如說四川省博物館、成都市博物館,包括外省的不同區域的博物館合作,把它們精美的文物引進到廣都博物館展出,讓市民在雙流的博物館就能看到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文物。同時,雙流本地的一些文物收藏愛好者也可以集中在這里展出藏品,包括將來的一些大型的企業也可以把它的企業文化,企業的產品拿來做臨時性的展出,因為現在博物館的意義不只是有文物的實物展出,還有一些研學活動,“我們博物館的東邊就有一個延續中心,就是把我們博物館里面展出的文物背后的一些故事挖掘出來,在研學中心做一些體驗的文化活動,市民可在這種文化活動里得到一些啟示。”
圖片來源:雙流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