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峪興
沒處扔、不好賣、回收難……大件廢舊家具往往面臨著處理難題,如何破解大件垃圾處理難,讓大件垃圾“有家可歸”?
9月18日—24日,成都在全市范圍開展以“垃圾分類人人參與 美好家園共建共享”為主題的大件垃圾便民集中收運服務周活動。過去一周,大件垃圾便民集中收運服務成效如何?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開展專項活動
破解“大塊頭”處理難題
“小區閑置區域丟棄的舊家具比較多,影響小區環境。”家住成都市錦江區牛市口街道宏濟新路4號院居民費寶弟表示,自己居住的小區租戶多,看著大件垃圾的堆放很是頭疼。
宏濟新路4號院的居民王茜也有著同樣的困擾,她告訴記者,“家里的大件垃圾需要現場拆解后才能清運出去,由于平時工作較忙一直存放在家里,很占空間。”
什么是大件垃圾?據了解,大件垃圾主要指整體性強、不易拆解、重量超過5kg、體積超過0.2立方米、長度超過1米的大件生活垃圾,例如廢舊床墊、沙發、衣柜等。由于大件垃圾回收價值低、運輸成本高、分拆不便等原因,大件垃圾處置成為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難點。
成都市城管委固廢處副處長蒲長英介紹,通常來說,沙發、床墊、衣柜等大件垃圾,有些依托市場企業來進行處置,有些則是作為生活垃圾進行處理,還有的堆放在閑置區域。
為此,成都在全市范圍大件垃圾便民集中收運服務周活動,通過本次活動讓市民切切實實得到實惠、看到變化,實現垃圾分類便民、惠民目標,提升全民參與積極性,倡導“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美好家園共建共享”的社會氛圍。
為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專項活動,成都市城管委組織各區縣、街道、社區、物業在小區業主群發布公告、小區公告欄張貼宣傳海報,同時,整合區縣、街道、社區、物業、收運企業等多方合力,為居民提供上門收運大件垃圾服務。
“大件垃圾收運一方面可以減少生活垃圾產生量,減輕末端處理設施壓力,另一方面可以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蒲長英介紹,此次成都大件垃圾集中收運周活動采取集中收運模式和預約收運模式,市民可將大件生活垃圾送至小區臨時堆放點,或社區、街道指定的大件生活垃圾集散點,也可以通過“天府市民云”手機APP,搜索點擊“大件垃圾回收”模塊預約下單。
從源頭到末端處置
讓大件垃圾“有家可歸”
“收運人員上門搬運,幫我解決了一件‘大事情’。”家住錦江區東湖街道摩瑪城小區居民看著家里的大件垃圾放至清運車上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與此同時,錦江區東湖街道收運隊在摩瑪城小區進行著收運工作,“接到訂單后,我們20分鐘內就會到達轄區內小區,收運后再轉運到街道集散點。”東湖街道環衛公司項目經理徐彬說。

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紫荊社區某小區清理前
本次活動期間,成都環境集團環投城服公司也組織干部職工參與,協助居民將大件垃圾搬運至小區(社區)堆放點,覆蓋150余個大件垃圾堆放點,累計轉運大件垃圾超181.5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服務過程中,發現大件垃圾、裝修垃圾、生活垃圾存在混放現象,為此我們對接街道、社區進行流程優化,引導居民將大件垃圾投放至指定點位,確保垃圾從源頭分類減量。
集散點裝車的大件垃圾又將去往何處?在成都行建城市環衛服務有限公司大件垃圾處置中心,記者見到消殺拆解后的床墊、柜子、沙發堆成了小山。“我們采取破碎、磁選、風選、篩分等工藝對大件垃圾進行處理。”該公司副總經理范影說,像沙發、座椅木質含量較大的大件垃圾,會進行二次加工破碎,最終作為生物質燃料,供發電廠焚燒發電。

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紫荊社區某小區清理后
蒲長英談到,大件垃圾回收處理流程分為上門搬運、收運、暫存、拆解、破碎、回收利用或無害化處置,“在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時,力爭實現100%無害化處理。”
據了解,活動期間全市累計接到大件垃圾收運訂單上萬單。下一步,成都市城管委將結合此次活動整體情況,對現有大件垃圾收運體系進行再完善,研究建立大件垃圾巡回收運的常態化、市場化機制,推進大件垃圾收運規范化,處置資源化。
成都市城管委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