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個項目簽約落地21個項目簽約落地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10月22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迎來最后一天。這5天,是屬于世界幻迷的時刻。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再一次讓全球幻迷見證了中國科幻的實力。如果說,劉慈欣的《三體》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那么中國的科幻作家海漄在本屆科幻大會上再度“開”出雨果獎、以及科幻大會上中國科幻產業的亮眼表現,都反映出近年來中國科幻蓬勃發展的態勢,又一理想照進現實。

  科幻也不再只是一本小說、一部電影,正在發展成為一個產業。《2023中國科幻產業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科幻產業總營收達877.5億元。從文學到影視,從手游到文旅,都呈現出“井噴式”增長。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舉辦為契機,成都如何在科幻產業這片藍海中掘金?

  全球幻迷見證科幻魅力

  科幻從業者在成都看到市場潛力

  無論是劉慈欣簽售會上排隊5小時的等待,還是文創周邊店里時刻的人潮涌動,抑或是《流浪地球》的“笨笨”在會場收割的大量粉絲。。。。。。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舉辦期間,來自全球的幻迷見證了成都的熱情和實力,感受創新創造和想象的力量。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科幻是存在于書本和熒幕上的概念,科幻大會里一個又一個熱鬧的現場則讓人看到科幻產業鏈不限于此,科幻游戲、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等領域已陸續呈現出“井噴式”增長的態勢。

  科幻產業的市場有多大?中國科幻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營收877.5億元。科幻產業從業者、文趣星球CEO潘波則認為,《三體》這個頂級科幻IP就能撬動百億產業鏈。

  業內人士預測,未來3年,中國科幻產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千億級,科幻行業從業者數量也會迎來逐步增長。

  《三體·引力之外》是落地上海的線下沉浸式娛樂新業態,以國內頂級科幻IP《三體》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讓原本只能停留在想象中的三體故事觸手可及。項目負責人楊天銘在成都參會期間有一個很深的印象便是:成都有廣泛、熱情的幻迷基礎——這也是科幻產業發展的根基。

  楊天銘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他和團隊要落地一個科幻項目之前,最為看重的就是當地的文娛消費市場。幾天的觀察下來,他得出一個結論:成都不輸北京和上海。加之成都本身的“科幻基因”,他對成都的科幻產業有著樂觀的期待。

  從科幻IP挺進科幻產業

  上千家企業聚集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

  2022年,《科幻雜志》副總編輯姚海軍在主編《中國科幻基石叢書》時提到了一組比喻:中國科幻之于美國科幻,恰如我們的土豆牛肉之于牛排,“應該是差別,已經無法為他們排個名次。”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上,姚海軍再次表達了他的觀點:中國科幻與美國的差距,實際上是市場化程度的差距。本屆科幻大會無疑帶來了彌合差距的更多可能。

  在成都的幾天,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會聯合主席本·亞諾感受到了強烈的“科幻熱”。在他看來,借力科幻大會,成都的“科幻+教育、文旅、動漫、電競、潮玩”等業態將不斷興起,勢必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持續向科幻產業賽道涌進。

  當更多人關注、了解、進入科幻產業,也會給中國科幻產業注入強勁的動能:科幻“生產、轉化、運營”的產業上下游鏈條趨于健全完善,更多《三體》出現,科幻類超級IP將為人們帶來更多跨界多元、豐富有趣的科幻體驗。

  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主題展覽上,幻迷可以試戴根據電影《流浪地球》內容1:1制作的可穿戴地表服頭盔。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前沿尖端科技不斷挺進科幻產業,科幻有了更加可知、可感、可及的表達方式,讓科幻IP有了更多商業化落地的可能。

  在本·亞諾看來,科幻作為一條未來產業的新賽道,對科幻載體提出了新的要求,從而倒逼推動產業科幻化,并以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促進更高能級的未來發展。

  對此,成都高質量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戴蘭若認為,當科幻產業駛入快車道,成都發展的后勁十足。她提到,成都擁有全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幻人才,還聚集了科幻關聯企業1000余家,并正在“搶占”量子科技、6G通信、合成生物、超級高鐵、擴展現實(XR)、腦科學應用等未來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也為科幻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將成為成都未來科幻產業的核心增長點。

  21個產業項目簽約落地

  助力成都打造中國科幻之都

  不僅僅是成都,近年來,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紛紛布局科幻未來賽道,科幻產業競爭態勢日益激烈。成都將如何把想象力轉化為生產力,開啟更廣闊的“星辰大海”?

  本屆科幻大會上發布的《2023中國成都科幻產業報告》顯示,近年來,成都積極推動科幻創意生態構建,科幻賦能和創新驅動實現跨越式提升,在文學、游戲、影視、衍生品、文旅、裝備制造六大重點領域表現搶眼。

  數據方面,2018至2022年,成都科幻產業總營收為1276.32億元,年均增長率達19.11%,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22年成都科幻產業(不含科幻裝備制造)營收200.18億元,占全國比重達到22.81%;同比增長13.32%,遠高于全國5.77%的增速,穩居中國城市科幻產業發展第一陣營。

  與此同時,10月20日,世界科幻大會首屆產業發展峰會上,總投資約80億元、21個科幻產業項目現場簽約。一大批科幻產業項目的簽約落地,將助力成都科幻產業建圈強鏈,加快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

  在簽約的21個科幻產業項目中,不難發現科幻產業新業態的蓬勃力量。從產業形態上來看,既有能打造科幻電影、科幻公園、科幻沉浸式體驗等成熟業態的頭部公司,也有瞄準情景劇、游戲、元宇宙等新業態新賽道,進軍場景消費的新力量,甚至布局了不少的科幻IP開發孵化項目、科幻文創基金等產業要素服務平臺。

  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秘書長陳玲表示,中國科幻產業總體發展勢頭迅猛,以未來產業為代表的科幻產業將成為經濟重要增長極。成都要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線,以產業建圈強鏈為牽引,以推動科幻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的,以打造科幻產業落地轉化載體平臺為重點發力方向,搶抓世界科幻大會舉辦契機,傾力打造中國科幻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