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見聲音,看得見態度。

  本期《C視頻·問政四川》又與大家見面了。

  “成華區中二仙橋東路到理工大學地鐵站口B1口的那段路沒有人行道,人走到理工大學地鐵站只能走車行道,非常危險!極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近日,不少成都市居民通過“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和四川日報全媒體民情熱線(028-96001)反映,希望在通往成都理工大學地鐵站B1口的這段路上增設人行道,便于行人通行?,F場情況如何?有關部門如何處理?四川在線記者進行了現場探訪。

  實地探訪:

  人行道缺失近200米 人車混行存隱患

  網友反映的這段路位于成都市中環路二仙橋東路段中環光悅居小區與成都理工大學地鐵站B1出口之間,總長約200米。

  值得一提的是,中環路是成都市區內的一條環形公路,位于二環路與三環路之間。連通成都市多條出城道路,因此車流人流量較大。涉事路段為雙向八車道,中間的四車道為跨線橋,兩邊剩下的車道為輔路。但讓人意外的是,如此寬闊的道路,卻沒有設置人行道。

  雙向八車道的路段沒有設人行道

  沒有設置人行道,是因為少有人走嗎?據記者現場觀察,并非如此,這條路為附近居民前往地鐵站的重要通道,行走的人并不少。在記者現場探訪的數分鐘內,就有十余人通過上述路線前往地鐵站,既有年輕的上班族,也有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行人盡管靠道路右側行走,但由于沒有人行道,時時會與電瓶車、汽車擦身而過。

  并且,由于路段沿線設有加油站和十里店公交場站,有車輛頻繁出入。行人除了面臨和道路左側的車輛擦身之外,還會與從加油站和公交站出入的車輛“打個照面”。特別是公交車,車體較高盲區較大,如果行人較為靠近很容易發生事故。在這樣的路況上行走,確實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騎車行人和從公交站出入的車輛“打照面”

  爆料網友告訴記者:“這一段路完全沒有人行道,只能這樣在行車道上走到地鐵站。以前附近小區沒建成之前很多人就這樣走?,F在小區收房了,這樣走的人更多,這樣子混行,遲早要出事。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行人,紛紛表示了類似的擔心,路人陳女士說:“我上下班經常要走這條路,因為沒得人行道,所以只能走馬路。車多,車速也很快,每天都走得提心吊膽的?!毙腥死钕壬鷦t告訴記者:“白天還要好點,晚上走這邊才嚇人,怕車子沒看到行人,撞到我們。不曉得這兒好久才能走人行道,走起路來也心頭踏實點?!?/p>

  附近中環光悅居小區的物業人員也證實,人行道的問題,小區居民經常向物業反映過。但由于市政道路不屬于小區范圍,他們也沒法解決。

  部門回應:

  已致函建設單位 盡快補建人行道

  這段道路,為何沒有人行道呢?帶著周邊居民的疑惑與期待,記者走訪了相關部門。

  據了解,這段道路屬于市管道路,其管理權限在成都市城市道路橋梁監管服務中心。

  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了此段道路人行道缺失的原因,涉事路段由成都城建投資管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成都城投集團)修建,當時中環光悅居小區正在打圍施工,因此成都城投集團在當時無法對該路段的人行道進行修建。等到小區修建完成拆除圍擋后,其他部分的人行道已經完成了修建,因而留下了這段人行道缺失的道路,并將道路移交給成都市城市道路橋梁監管服務中心進行管理。

  那能否補設人行道呢?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現場調查核實與查閱相關資料,網友反映路段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混行的情況確實存在。這段路的建設由成都城投集團負責,中心已向成都城投集團致函,建議將這段路的人行道盡快補建。

  11月6日,記者向成都城投集團相關工作人員了解事件進展,對方表示,已經收到成都市城市道路橋梁監管服務中心所發函件,已協調施工單位對現場進行勘測,將根據現場勘測結果出具合理建設方案,盡快恢復缺失的人行道,解決周邊居民的出行隱患。

  這段路的安全隱患能否得到解決?

  川觀新聞記者將持續跟進關注。

  記者:蔣京洲 范芮菱

  部分視頻由網友提供

  主持:王了

  數據:袁東山

  剪輯:陳馨一

  本期統籌:王歡 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