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紅星新聞記者提前探訪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車站,目前全線所有車站均已呈現,在沿線各站內,工作人員正在對站內設備進行調試。隨著近期19號線二期通過安全評估,這條連接成都雙機場,最高時速160公里的地鐵線路進入開通倒計時。

  ▲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怡心湖站

  以“水潤天府、生態成都”為主題

  據悉,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是銜接雙流國際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兩個門戶樞紐的重要交通要道。作為一條外地游客抵達、換乘的線路,如何更好體現天府文化,展示成都的獨特魅力?

  “19號線途經水利文化、農耕文化、魚鳧文化、健康服務等特征區域,并經過臨空經濟核心區、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等重要區域,是未來成都雙機場聯系的重要通道。結合線路作為城市國際化展示窗口的基本功能,提取沿線成都元素資源,重點展示水潤天府的水歷史和公園城市建設的水智慧。”據成都軌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管理三中心副主任朱建偉介紹,根據“歷史當代兼顧、川蜀特色明顯、社會影響深遠、區位高度關聯”等標準,選取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代表元素,并通過理論研究、大數據研究、問卷調研和專家評定等方法,經過反復論證,最終篩選和確定出19號線二期車站裝修以“水潤天府、生態成都”為主題,展示天府之國山、水、田、園等多種文化元素。

  ▲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溫家山站臺

  19號線二期車站設計方案按照“水潤天府、生態成都”的線路主題,科學利用建筑空間,車站頂面平拱結合,呈現出時尚現代、清爽闊朗的空間感。站內設計上則是選取水波紋路、植物圖案、文化象征等元素呼應主題,引入與自然主題相關的藝術作品,并使用極具古典美的竹青色、秋香色、靛青色等中國傳統色彩,通過與空間藝術裝置搭配結合,營造舒適宜人的通行空間。

  ▲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車廂內景

  一站一特色

  地鐵站里的最美風景線

  從綠水青山、山川河流中提取流暢的曲線作為設計元素;通過不規則的三角形進行拼接,現場呈現出科技極簡風……在19號線二期,兩個城市級重點站、兩個重點藝術站以“高顏值”驚艷亮相。

  ▲藍家店站

  走進雙流機場2航站樓東站,只見大氣舒朗的車站中,流線型的頂部引人注目。設計方案結合成都生態文明、水利文明,以公園城市理念為設計考量,從綠水青山、山川河流中提取設計元素,最大化利用建筑空間的同時,也賦予空間靈動、大氣的屬性,體現現代建筑的簡約現代之美。

  ▲雙流機場2航站樓東站

  不規則三角形的組合,打造成多棱鏡的視覺效果;而貌似清冷的“科技灰”穹頂中,其實暗藏“玄機”——8幅各不相同的藝術小品點綴其中,以寶石般的色彩,將旖旎絢爛呈現其間,步移景異,給人以靈動變幻之感——這就是天府商務區站。該站文化主題為“生態科技”,既與現有6號線站廳設計主題“科技”相融合,同時也兼顧了19號線“水文化”主題。

  ▲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天府商務區站

  兩個重點藝術站之一的溫家山站,以牧馬山生態區為背景,以成都平原的特色林盤田園文化為主題,考慮到車站周邊目前為規劃狀態,確定以現代簡潔的設計方式,來構建未來空間的氛圍。將川西林盤春天和秋天的優美風光,刻畫于站廳欄桿之上,與站內藝術品共同營造清新的氛圍,體現出“站內有林、林中有竹、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的優美意向,鐫刻出“雪山下的公園城市、車站里的幸福成都”。

  ▲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溫家山站臺

  另一個重點藝術站紅蓮站,以水文化為主題,結合錦江的秀美風景及現代江岸景象,展現成都的自然美與都市味。該站設計從“錦城藍天、蓉城碧水”中提取色彩,將江面波光粼粼之形運用于頂面墻面之上,配合燈光,創造出純凈、夢幻、秀美、自然的空間氛圍。

  “顏值”更高,服務更體貼

  票亭高低位設計,方便乘坐輪椅者、兒童使用

  記者行走整條線路,可以明顯感覺到,車站除了在“顏值”建設上發力,服務也進一步體貼入微。比如車站票亭采用了高低位設計,方便輪椅、兒童人群的使用,票亭低位可同時服務付費區和非付費區,設置了乘客呼叫按鈕,滿足票亭無人值守時,乘客需求一鍵響應,乘客出行更具幸福感。

  在乘客出行的出入口和垂直電梯按照標識型理念設計,增強了可識別性,車站出入口頂面及側面均設置有大尺寸標識,尾部也設置了高達7米的地徽,導向信息更加明晰,出入口頂面設置大型logo燈箱,便于乘客在夜間識別信息。

  ▲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怡心湖站

  據朱建偉介紹,考慮人流實際視線,無障礙垂梯立面增設了標識指引,并在出入口尾部及馬路一側均設置編號字母標識,滿足不同距離的乘客的識別性。服務于車站功能的風亭、冷卻塔和消防疏散口則按照消隱型思路設計,既達到消隱的效果,又提升車站美觀度。

  此外,整條線路的車站出入口與垂梯雨棚結合,給乘客等候、避雨提供了過渡空間。出入口旁花池同時也是座椅,在美觀的同時,也更加人性化。與出入口并行的無障礙電梯,結合地面坡道設置方向采用貫通門形式,增加了步梯,避免坡道口部正對道路,提高安全系數,并設置有行李坡道,對提行李、推車等人群更加友好。

  ▲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站臺上4節編組候車區提示

  新聞多一點:

  19號線二期工程全長約43.17千米,線路主要沿西航港大道、雙華路、寧波路及東山大道敷設,呈西北-東南走向,共設12座車站,其中換乘站9座,均為地下線。

  根據計劃,19號線二期工程采用4A型車編組, 運行速度最快將達到160km/h。線路是銜接雙流國際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的重要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后將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兩場一體”的運行模式創造條件,擴大天府新區核心區向雙流、溫江輻射,對成都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具有重大意義。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攝影記者 王效

  部分圖據成都軌道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