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距離2022年召開的成都市推進制造強市建設大會整整一周年。一年來,成都在提升城市發展質量、贏得競爭主動、維護經濟安全過程中,將做大做優做強制造業作為一項關鍵任務。
具體來看,成都如何“出招”?一方面,成都強化頂層設計,搭建制造強市建設“1+1+6”政策體系,為全市制造業發展錨定方向;另一方面,成都注重產業謀劃,著力推動產業建圈強鏈,全新布局電子信息、數字經濟、航空航天、現代交通、綠色低碳、大健康、新消費、現代農業等8個產業生態圈,主攻28條重點產業鏈。
打出一套制造強市“組合拳”,成都取得喜人成績。制造強市戰略實施當年,成都經濟總量跨越2萬億臺階,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城市第七位。今年以來,成都以新型工業化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制造強國、制造強省貢獻更多成都力量。
一組組亮眼的成績背后,正在釋放成都制造強市澎湃活力。
1-9月,成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高于全國(4.0%)、全省(6.8%),在20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5。
1-9月,成都全口徑工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占比為24.4%,較2022年底提升0.1個百分點。
結構優化,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加快建設3大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全國首個跨省國家級集群成渝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規模達到1.68萬億,新增4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工業無人機產業鏈綜合競爭力位于全國第一梯隊,新型顯示產業躋身全國前三強。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
建圈強鏈,加快增強產業鏈韌性
實施工業抓項目促投資專項攻堅,推動486個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超時序進度2.9個百分點;盤活提升低效用地項目57個。
軌道交通產業“九大核心技術和十大關鍵零部件”企業基本齊備,本地配套率達70%。
成渝兩地汽車零部件配套率超80%。縱橫無人機等鏈主企業本地配套率分別提升至40%。
1-9月,全市引進制造業重大項目222個,總投資4182.52億元;在三次產業中,制造業重大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分別占比70.03%、79.89%;從投資規模看,30億元以上項目72個、總投資3537.8億元,100億級項目11個、總投資1400億元。
聚焦重點產業建圈強鏈,引進業成光電、一汽-大眾等“鏈主”企業投資重大項目37個、總投資2001.6億元。
以“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方式,全市舉辦制造業招商引智專題活動492場。
以“集中簽約+單獨簽約”方式舉辦制造業項目簽約活動,簽約制造業重大項目69個,總投資3033.26億元。
引聚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首批“百人計劃”學者等頂尖人才(團隊)93個,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領軍人才(團隊)61個、企業研發人才(團隊)32個;引進中科微通信技術研發中心等招才引智類項目36個,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高能級功能型平臺4個。
▲高新區
轉型升級,加快創新先進制造模式
突出高端化,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達到64家、數量位居全國第4。
突出智能化,建成150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獲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國家級“雙跨”平臺實現零突破。
突出綠色化,倍特藥業等18戶企業上榜工信部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
專班服務,加快推進企業四上培育
專班開展多輪次全覆蓋上門走訪服務,組織產業鏈“蓉易見”活動104場。
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4401戶,連續三年上升;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4戶、累計286戶、居副省級城市第5。
通威新上榜“世界500強”;新上云企業2.07萬戶、累計超10萬戶;新增工信領域境內外上市企業6戶。
▲通威集團內部
功能承載,加快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累計建成高品質多層產業空間160萬平方米。強化供給支撐,12支子基金構建規模超50億元的新制造新經濟基金矩陣。
全市電網安全承載能力從去年1650萬千瓦提升至1880萬千瓦,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左右。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宋嘉問
數據來源: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成都市投資促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