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為6.7%。其中,五大先進制造業中的醫藥健康產業增長14.0%,裝備制造產業增長11.5%,電子信息產業增長7.1%,對經濟帶動作用明顯。
成都正加大推進科技創新、人才聚集和產業升級,著力做強西部新質生產力高地,開拓城市未來發展新空間。
打造西部新質生產力“策源地”
站在二層樓高的核聚變裝置前,科幻作家們發出一陣陣驚嘆——在今年10月于成都舉行的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期間,科幻作家們參觀了位于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地球發動機應用的是重核聚變原理,而現實中科學家做的是難度小一些的輕核聚變。”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博士科普團團長鄭雪說。
今年8月25日,“中國環流三號”首次實現10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高約束模式運行。“這一重大科研進展突破了等離子體大電流高約束模式運行控制、高功率加熱系統注入耦合等關鍵技術難題。”“中國環流三號”團隊介紹,這標志著我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向“高性能聚變等離子體運行”邁出重要一步。
以“中國環流三號”為代表的大科學裝置正為成都帶來強勁的創新策源能力。
目前,成都僅在西部(成都)科學城布局的大科學裝置就有6個,其中2個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其他4個為省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包括電磁驅動聚變大科學裝置、解決飛行器等重大工程研制關鍵問題的磁浮飛行風洞等。
為進一步提升源頭創新能力,對標國家實驗室,四川省啟動布局天府實驗室。目前,首批天府實驗室——天府絳溪實驗室、天府錦城實驗室、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天府永興實驗室已在成都揭牌運行,正聚焦電子信息、生命科學、生態環境等領域開展前沿研究。
天府錦城實驗室。新華社發(成都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2022年11月掛牌至今僅一年,位于成都未來科技城的天府絳溪實驗室已落地4個前沿研究中心,還在近期公布了量子技術領域已轉化的新成果。
創新成果正在成都多點開花。
在成都高新區京東方成都車載顯示基地拍攝的顯示屏自動化生產線(2023年9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在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正聚焦新型顯示“賽道”開拓空間,圍繞京東方等龍頭企業,引聚上下游企業,已打造從核心材料及部件、高端設備到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現在,全國近三分之一的高端柔性顯示屏從這里產出;創新技術路線的TFT基Micro-LED顯示屏量產線已啟動建設,預計在2024年底實現量產出貨。
在“2023世界顯示產業大會新型顯示創新成果展”現場,觀眾在觀看58英寸P0.5TFT基Micro-LED拼接屏(2023年9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在四川天府新區,已落戶“中科系”等國家級科研機構26家、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35個,引進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等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66個。國家超算成都中心最高運算速度達10億億次/秒,已為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等1000多個用戶提供算力支持。
成都超算中心科研人員在巡檢機房設備(2023年2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瞄準生物技術藥物、高性能醫療器械等5大細分領域,已構建從靶點發現到中試生產全生命周期的科研平臺123個,其中包含10個國家級平臺,帶動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連續五年保持20%的增長率。
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一處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工作(2023年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成都正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創新策源地。”成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丁小斌說,成都已集聚146家國家級科創平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15萬家,科創板上市企業17家。
形成科學家和科技人才“研發地”
11月7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邵振華/顏微團隊聯合山東大學孫金鵬/于曉團隊的最新研究論文在《自然》正刊上發表。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本年度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發表的第二篇《自然》論文。
“今年連續在《自然》發表兩篇論文,在相關領域取得重大科學發現和突破,標志著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在科研實力及創造性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實驗室已集聚院士和重要專家28位,高水平創新研究團隊超2000人。
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劉丹認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新型人才資源的支撐。
成都多措并舉打造人才高地,相繼出臺《成都市人才發展“十四五”規劃》《成都市建設全國創新人才高地五年行動計劃》,并提出20條創新舉措。同時,加快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和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將城市作為人才最大的開放平臺。
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新華社發(四川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今年9月,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科學城校區正式開課,300余名研究生入學。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副院長董微看來,空間的集聚帶來的是人才創新力的進一步釋放:“科學城的大項目、大平臺、大裝置、大人才都是學生的學習資源,讓學院教育和科研結合得更緊密,也為搶占未來科技制高點培養了更多生力軍。”
近年來,成都共引進“蓉漂計劃”特聘專家959名,頂尖創新創業團隊98個,人才總量達622.32萬人,其中國家、省、市重大人才計劃入選者5417人。
“成都正更加主動地融入國家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布局,全力吸引人才集聚,加快建設全國創新人才高地。”成都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市委人才辦專職副主任陽夷說。
做強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地”
促進科技成果順利轉化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
“2010年到2015年,我們學校只有14項專利得到轉化。2016年開始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至今,職務科技成果知識產權分割確權達280項,作價入股成立科技型創業公司20多家。”西南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董事長康凱寧說。
長期以來,高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難,使得許多創新成果“沉睡”在實驗室,這就亟須以改革破除制度障礙。
西部(成都)科學城(2023年6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2016年,在總結西南交通大學經驗的基礎上,成都出臺新政策,明確職務發明人可對科技成果享有不低于70%的股權。2020年,成都“加碼”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在國有資產管理等方面改革創新。
改革至今,4所在蓉高校入選國家改革試點、占全國10%,37家在蓉高校院所和國有企業入選四川省專項改革試點,累計完成分割確權1300余項,新創辦科技企業500多家,帶動社會投資300余億元。
除了深化體制改革,成都正著力打造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產業培育體系,進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其中,加強“一端連著創新、一端連著產業”的中試平臺建設就是重要一步。
在成都青白江區的文瀾智谷中試產業基地,西南石油大學周瑩教授團隊的最新科技成果正在進行中試。“今年3月中試基地成立以來,已創建省、市級科研創新平臺10個,孵化企業8家,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5項,轉化率100%。”文瀾智谷中試產業基地首席技術官葉銳說。
在成都高新區,高新蜂鳥智能硬件中試平臺已服務200多家企業,包括2021年登陸科創板的極米科技。今年初,成都高新區提出“中試+”生態理念,未來5年,成都高新區將設立50億元中試基金,規劃布局30余個中試平臺,全力突破科技成果轉化瓶頸。
聚資源、聚人才、聚產業,成都正深耕創新土壤,使一大批創新主體在這片土地上迅速生長。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GII)的“科技集群”百強榜中,成都位列全球第29位。新質生產力正在此加快形成,城市發展的新動能日益澎湃。
文字記者:楊三軍、李倩薇、李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