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近期,成都空氣污染形勢嚴峻。成都市于12月19日零時啟動黃色預警,23日零時升級為橙色預警。接下來一段時間,空氣質量的預測情況怎樣,何時結束?本輪污染天氣的防治情況如何?12月28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相關情況進行解讀。

  形勢解讀:靜穩天氣持續污染態勢嚴峻  預計2024年1月4日將有所改善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環科院副院長趙彬介紹,目前,全國處于持續回暖態勢,冷空氣活動顯著減弱,降水偏少,整體氣象擴散條件極為不利,由此帶來大范圍、區域性的污染過程。此前,中央氣象臺也發布了今年秋冬以來最強的霧霾天氣預警。為應對本輪污染過程,大部分城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當前,四川盆地污染態勢嚴峻。12月27日,除三州地區、攀枝花和廣元外,全省16個城市均有污染,其中7個城市達中度污染。28日凌晨以來,廣安、眉山、宜賓、瀘州出現了小時重度污染,盆地污染呈進一步加重趨勢。

  本次污染過程受近期的靜穩天氣影響大。成都平原經濟區環境氣象中心工程師朱心悅介紹,12月1日至27日,成都市平均氣溫7.9℃,較常年同期偏高 0.3℃,較去年同期偏高 1.1℃,無大范圍有效降水出現。12月中旬末開始至今,靜穩天氣持續,氣象擴散條件逐漸轉差。

  根據省市會商結果,12月28日至31日,靜穩天氣維持,擴散條件持續較差,預測成都市空氣質量有重度污染風險2024年1月1日前后,受弱冷空氣影響,近地面增風,污染有所減輕,預計1—3日污染可下降一個等級,預計4日起才會有所改善總體來看,1月上旬無強冷空氣影響,偏暖是主旋律,空氣質量形勢不容樂觀。

  應對舉措:執行應急預案  強化科技支撐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曠良義介紹,截至12月27日,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在社會各界和市民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全市認真執行《成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22年修訂)》,積極減少污染物排放,共搶回5個優良天,避免了中度及以上污染天。

  橙色預警期間,成都市各級各有關部門每日出動近1.3萬余人次,指導全市工業企業、在建工地、汽修鈑噴等執行應急預案。一方面幫扶重點行業工業企業嚴格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一廠一策”、錯時輪產方案,實施差異化錯時生產;另一方面每日幫扶2300余個施工工地,指導停止土石方作業、石材切割、建筑構件破拆等涉及揚塵排放的作業,累計覆蓋2200余萬平方米裸土,并加大灑水除塵降塵力度。

  與此同時,成都強化科技支撐。揮發性有機物走航車、道路積塵走航車開展巡查監測,及時發現問題線索并移交處理;統一部署全市顆粒物激光雷達,指揮現場巡查人員開展精準排查;使用高空瞭望、視頻監控、衛星遙感等手段,及時發現并處置露天焚燒點……全市各地整合各類“科技治氣”手段,實時監測空氣質量,及時找準問題靶位,防止污染擴大。

  [新聞多一點]

  日常防護建議

  本次重污染天氣預警持續時間比較長,預警等級也比較高,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向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建議:

  在個人防護措施方面,建議市民朋友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盡量減少外出的次數,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如果不可避免要外出,那么外出時請務必佩戴好口罩,同時盡量縮短待在戶外的時間。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會加強與教育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的溝通,協調取消幼兒園、中小學校的戶外活動,各醫療機構適當增設呼吸道相關疾病門診急診,為市民群眾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希望各位市民朋友能通過綠色出行等方式,減少污染物排放。目前,成都正實施“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期間,四環路內區域持天府通卡乘坐公交免費、地鐵八折”的優惠,并增加了公交和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營運頻次,助力大家綠色、便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