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日電(王爵)2024成都世園會郫都分會場媒體集中采訪活動于3月1日在郫都區舉行,來自新華社、中國新聞社、四川日報、封面新聞、成都日報等中央、省、市的媒體記者深入一線進行實地調研采風探訪郫都分會場點位。

花匠正在修剪。王爵攝
媒體記者們先后來到川派盆景博覽園、安德街道安龍村、成都金品花卉種苗有限責任公司、春天花樂園等地,感受花卉園藝的形態之美、意境之美。每到一處,記者都深入采訪、認真聆聽,用筆尖和鏡頭深刻反映郫都花卉園藝產業的特色文化和成果成效。

花匠盆栽作品。王爵攝
據了解,成都市郫都區花卉始于漢、興于唐宋,是川派盆景和國蘭的發源地之一,其盆景制作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郫都區區委、區政府堅持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推進現代花卉高質量發展。郫都區氣候宜人,土質肥沃,植被良好,四季鮮花綠樹,被譽為“沒有圍墻的公園”。目前,郫都全區花木生產面積達13.6萬畝。其中,鮮切花0.32萬畝,盆栽植物類0.68萬畝,觀賞花木9.8萬畝,種子、種苗、種球0.35萬畝,其他綠化花卉品種3.85萬畝。2021年全區實現花木銷售額60億元左右,其中工程類花木銷售40億元,市場銷售20億元左右。

市民游客購買鮮花。王爵攝
在位于郫都區友愛鎮的川派盆景博覽園,整個庭院以古樸典雅為特色,暈染出濃厚的東方文化底蘊,以古香古色的成攝營造出優雅、清凈的禪風,體現了人與自然共生的理念,形成獨具特色的匯景蜀韻美景。川派盆景有著極強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點,在布局上取源于當地的名山大川,巧妙地表達出地方山林神秘和隱逸的氣質。其主要特點為:對稱美、平衡美、韻律美,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有統一,活潑而有序,莊重而靈動,是對大自然的藝術概括與藝術加工。于2000年6月榮獲由國家林業局和中國花卉協會授予的“中國盆景之鄉”稱號。
當日上午,媒體記者們來到位于安德街道安龍村,這里是“中國小微盆景發源地”之一。安龍村抓住國家“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安唐片區鄉村振興示范”等機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著力培育和發展小微盆景產業,建設特色鮮明的幸福美麗新村,依托小微盆景合作社,積極與各大科研院所合作,廣泛開展技術指導、營銷對接、媒體推介等服務,采取村民自愿、技術扶持等方式引導100余戶農戶實施庭院改造和小微盆景植入,形成完備的小微盆景產業體系。挖掘和放大川西民居、小微盆景、民宿文化和大田景觀等資源優勢,以盆景+N的形式,構建一村一品、一院一格、一步一景的業態形態,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基層實際的鄉村振興實踐之路。

主題已全面完工的春天花樂園。王爵攝
當日下午,媒體記者們來到春天花樂園,春天花樂園作為世園會分會場,截至目前做了哪些籌備工作,推進情況如何、成效如何?
據郫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成都迎來世園會的召開,春天花樂園作為郫都分會場,是最具花卉產業特色表達的會場,各項籌備工作正穩妥有序推進中,目前園區已規劃了長達半年的展賽活動,花卉苗木供需對接會、國際花卉品牌展、花卉景觀賽、裝植藝術設計展、插花花藝賽、組合盆栽賽等,同期配套市民購花、賞花、游玩、體驗等系列活動,預計將迎來眾多國際國內知名花企關注到訪,對產業的交流合作、資源共享有極大促進意義。同時,園區同步開展風貌提升專項工作,店招整改、老舊設施設備拆除、園區改造拆除區域渣土清運、園區公共衛生間提升改造工程、占道經營整改、環境秩序提升等各類整治工作,全園600余家商戶只爭朝夕、全力攻堅,各項籌辦工作高質量進行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