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8日電(堯欣雨)2024年4月26日至10月28日,被譽為世界花卉園藝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將在成都舉行,期間將舉辦2000余場豐富多彩的園事、花事、賽事及文藝活動。

  世園會是歷史悠久的國際性展會,主要在歐美、日本等經濟發達的國家舉辦,旨在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截至目前已舉辦38屆。本屆成都世園會按照“一主四輔”辦會格局,在成都東部新區設主會場,同步規劃了新津現代農藝、溫江川派盆景、郫都花卉產業、邛崍生物多樣性保護4個分會場。

  成都世園會主會場為何花落成立不到四年的成都東部新區?它將向世界呈現一屆怎樣的世園會?

  成都東部新區城市核心區。成都東部新區黨群工作部供圖

  綠色低碳辦會 助力藍綠交融山水相依

  “綠色低碳、節約持續、共享包容”是2024成都世園會的辦會理念。步入位于成都東部新區絳溪河生態綠廊中部的成都世園會主會場,可見場地內呈自然山丘地形,生態本底極佳。沿著絳溪河穿行,有懸崖、灘地,也有白鷺、鷗鳥;有色彩斑斕的野花,也有簇團相擁的菖蒲;有開闊靜謐的灣區,也有隨風而動的竹林……3633畝的規劃面積,營造出“移步換景畫中游”的宜人意境。

  近日,成都世園會主會場六大核心建筑已全部完工。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成都世園會首創編制《可持續發展報告》,充分踐行低影響開發理念,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籌備、建設、運營的多個環節,落實于建筑、能源、交通等多個方面。

  以園區內最高建筑——46米高的“散花樓”為例,該建筑主體結構采用的所有建材均為綠色環保型材料,不僅體現了裝配式建筑的綠色節能理念,也深度契合成都世園會“公園城市”的主題。

  從一座場館洞見一座城。此次成都世園會主會場在“藍綠交融、山水相依”的公園城市建設理念下,優先選擇鄉土樹種增加植物多樣性;充分利用丘陵河谷風貌,保留原生河道體系,打造豐富自然生境。此外,構建零碳花園示范場景,從建筑材料、供能形式、雨水收集等方面落地零碳舉措,并分級確定照明對象和照明方式,讓生態綠色成為成都東部新區最亮的城市底色。

  與此同時,成都世園會也成為專家學者們的關注重點之一。成都大學旅游與文化產業學院副院長張學權建議,成都世園會要做好堆肥處理,保障有機肥的供給,減少化肥的使用與運輸能耗,并可以多建微濕地,增加異質景觀邊界,并順勢培育高自然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

  2024成都世園會主會場建設現場。成都東部新區黨群工作部供圖

  傳遞蜀風雅韻 感受別樣城市魅力

  早在成都世園會的規劃建設中,成都東部新區便深入研究成都歷史建筑景觀,充分汲取巴蜀文化養分,再現川蜀園林勝景。本屆成都世園會上,以摩訶湖、芙蓉闕、散花樓等為核心的特色蜀地建筑,將以文化為媒,提升世園會的觀賞性,讓蜀風雅韻成為最美的城市風景。

  緊鄰“摩訶古池苑,一過一銷魂”的摩訶湖的成都世園會主展館,取形于太陽神鳥圖案,取意“神鳥銜花”。其構思源于成都自然與人文元素多重意象的交集,融云山、騰龍、蜀錦、三星堆禮器等多重意象于一體。

  主展館內,成都特有的人居生活和地域文化,被巧妙植入建筑設計之中,向世界展現“花重錦官城”的煙火詩意。以成都市樹銀杏為例,在整個主展館的屋面下,吊頂滿滿地垂掛著銀杏葉狀金屬葉片,形成天幕,不僅呈現出成都特色的銀杏秋景,還能發出風鈴般的聲效,從視覺、聽覺上令人賞心悅目。

  園區最高建筑散花樓,將再現李白筆下“飛梯綠云中,極目散我憂”的舒朗愜意;綜合服務館以川蜀漢闕為設計靈感,打造象征“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華”的芙蓉闕;天府人居館通過院壩、荷塘與竹山,構造最具成都特色的情景空間,呈現出“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的煙火留戀……

  3月下旬,成都世園會主會場園區試運營即將開啟。截至目前,成都世園會共確定了112個參展展園。屆時,法式園林的優雅、意式園林的浪漫,將和中國江南園林、嶺南園林、北方園林以及川派園林交相輝映、融通古今、薈萃中外,讓全球游客能在成都全天候感受到世界花卉園藝及川蜀文化的多彩風韻。

  堅持以會營城 部署會后可持續發展

  早在規劃之初,“園城融合,永續利用”便是成都世園會的設計要點。事實上,在成都東部新區看來,世園會不僅是園林藝術與城市的一次精彩對話,更是城市與產業的重要發展機遇。

  借世園會這一重要契機,成都東部新區將以優渥生態本底和國際航空樞紐為依托,以世園會主會場為核心,聯動策劃包裝三岔湖、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等文化旅游資源,打造商業會展中心、藝術產業創意基地、絳溪濱河生態休閑帶等多元化產業和消費場景,在空間、風貌、功能上實現“產城融合、城園一體”,打造永不落幕的園藝盛會。

  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趙銳接受采訪時表示,低碳和綠色一直都是成都的底色。“希望成都世園會能夠更多地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場館的永續利用中,推動世園會與成都綠色發展有機融合。”

  正如趙銳所說,成都東部新區在會后將利用場館設施布局“產學研游居”五大產業板塊,聯動周邊城市空間組團,構筑未來產業集群,促進世園會生態價值向社會價值、人居價值、產業價值轉化。

  例如,成都世園會核心建筑中的散花樓將側重為西蜀古典園林博物館、主展館將轉換為成都東部新區文化藝術中心、綜合服務館將轉化為未來公園社區鄰里中心……此外,成都東部新區將依托國際展園和成都國際友誼館,打造成都國際友誼公園,營造“公園空港、世園主場”國際文旅消費場景,并發揮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流量優勢,串聯周邊旅游資源,激活文旅新消費,將短期的園藝展會轉變為長期的城市紅利。

  成都世園會倒計時已不足50天。屆時,成都這座擁有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將向世界呈現一屆具有時代特征、國際水平、中國元素、成都特色的世界園林園藝盛會,而世界也將借此機會,認識成都東部新區“未來之城”的嶄新面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