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3月7日電(單鵬 何浠)龍泉山下、三岔湖畔,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簡稱成都世園會)正在全面布展。近日記者來到成都世園會主會場時看到,各項工程正在緊張收尾。再過50天,成都世園會將“美麗綻放”,向全球觀眾呈現來自世界五大洲的精品園藝。

  成都世園會主會場各項工程接近收尾。(王磊 攝)

  作為園林園藝行業最高級別的專業性國際博覽會,世園會被譽為世界花卉園藝領域的“奧林匹克”,迄今有60多年的歷史。成都是繼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后,中國西南地區第二個舉辦世園會的城市。將于今年4月開幕的成都世園會,將呈現展園112個,展園總數、境外展園數量、協會和企業展園數量均創下歷屆B類世園會之最。目前,成都世園會主會場散花樓、綜合服務館、成都國際友誼館、植物館、天府人居館、主展館六大核心場館已全面完工。

  進入成都進世園會主會場,復刻了隋唐風貌的散花樓恢弘大氣。據散花樓設計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院華夏建筑設計院執行總建筑師閆鵬超介紹,這幢仿古建筑的設計靈感來自詩人李白的詩句“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昔日,青年時期的李白游成都登散花樓,留下這首意境飄逸的《登錦城散花樓》,“這座從李白的詩里‘走’出來的中國傳統樓閣,體現了盛唐風韻的別致優雅。”閆鵬超表示。

  圖為成都世園會標志性建筑之一散花樓。(王磊 攝)

  作為成都世園會標志性建筑之一,散花樓體現了唐代建筑斗拱碩大、出檐深遠的營造技藝,其青瓦與朱紅色外墻的色彩搭配顯得古樸厚重卻不失浪漫。散花樓主樓兩側各建有一條依山勢而上的爬山廊,其盡頭連接著小巧精致的方亭,供游人立足觀景。開園后,散花樓將作為觀光場所向游客開放,登樓后游客可極目云天,亦可俯瞰成都世園會全景,感受李白當年登高望遠之情。

  成都世園會主會場中,園內建設面積最大的園區是成都園。成都園凝聚了成都的歷史與文化底蘊,譬如成都園的正門設計靈感源自杜甫草堂,園內紅墻的設計取自武侯祠,栽種的綿竹讓人聯想起川西壩子農村的林盤……“成都園的一大特色是若隱若現、曲徑通幽,游客在蜿蜒迂回中體會到川派園林之美。”成都世園會執委會建設管理部成都園現場負責人潘永林介紹稱,開園后,成都園將展示200余種植物品種,其中不乏極具成都特色的銀杏、桫欏、珙桐、芙蓉花等。

  圖為建設中的成都園。(王磊 攝)

  北京園與成都園僅一徑之隔。與成都園曲徑通幽的風格相比,北京園則顯得大開大合。北京園總設計師、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中國園林文化研究與實踐研究院院長夏成鋼接受采訪時表示,北京園以皇家園林軸線布局為藍本,平正大氣,展園以亭臺樓閣、山石花木為裝點,打造“漸入佳境”“湖山真意”“匯萬總春”“京園藏真”等八大景點。

  圖為建設中的北京園。(王磊 攝)

  夏成鋼說,園藝設計不僅要注重與山形水系、亭臺樓閣相結合,也要融入城市的文化內涵。北京園東北部設置了一條長60米、高差5米至6米的紅花溪景觀,名為“絳花溪”,“‘絳花溪’通過靜態花卉的色階變化體現成都絳溪河的動態美和自然美,從而以‘園藝+文化’的方式加深了北京、成都兩座城市的深厚友誼和情感連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