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3月29日電(黃曉蕓)春意漸濃,萬物復蘇,成都萬千氣象新。
綠道旁的油菜花競相綻放,宛如油畫,吸引眾多市民踏春賞花;在2024賽季中超聯賽首輪比賽中,鳳凰山體育公園足球場觀眾人數首次突破四萬,“成都球市”的火熱彰顯著人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2024年成都市“新春第一會”接力2023年繼續將主題聚焦營商環境,“優化”“信心”“持續”是其中的關鍵詞;成都成華區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內,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春節假期后開工第二天就已經完成了近50臺高速搬運工業機器人的生產組裝……
一幕幕新圖景的背后,是一場奔赴高質量發展高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積蓄未來發展新勢能的接力賽。2023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超2.2萬億元,連續15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數字百強市排名提升至第5位……2024年,成都有了更多新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成率提升至60%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0家以上;力爭電子信息產業規模提升至1.3萬億元……新的藍圖已經鋪開,成都向“新”而動。
科技成果轉化點燃“新”引擎
成都科創生態島“一島三區”中的新興產業育成區首開載體——創想中心(W7號樓)提前呈現,科創生態島的功能日漸完善;作為首個投入實體運行的天府實驗室,天府興隆湖實驗室的部分科技成果將逐步走向市場化,實現批量生產與應用。

成都科創生態島。成都市科學技術局供圖
近年來,成都推動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天府實驗室等重大平臺,布局了一批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平臺。2023年,成都新增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7家,總數達146家。
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堅定把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科技創新“一號工程”??萍汲晒麖膶嶒炇易呦蛏a線,中試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蜂鳥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勇介紹說,規?;a過程中的生產工藝、質量控制、風險控制、技術標準等關鍵問題,都需要在中試環節確定解決方案?!拔覀円呀洿罱ㄆ鹨恢О夹g經理人、研發工程技術團隊、質量體系團隊、供應鏈團隊等在內的專業團隊。目前,公司已服務400余家高校團隊和科技型企業,推動200余項智能硬件產品從科研成果走向市場應用?!碧镉卤硎?,今年,蜂鳥智造將把概念驗證環節做深做實,不斷豐富完善中試熟化環節,還將探索對外輸出蜂鳥智造的中試模式。成都市青白江區的文瀾智谷中試產業示范基地聚焦新材料及碳中和賽道,探索出一套“科學家+企業家+工程師”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已完成10余項成果轉化,成功孵化企業6家。

文瀾智谷中試產業示范基地。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2024年,成都市科技系統將聚焦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強化技術創新、要素集聚、平臺溢出、成果轉化四大優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布局建設中試平臺、概念驗證中心40家以上。
數智化轉型培植“新”優勢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廠以單體組織的生產管理向多工廠協同的集團制造運營體系轉型,集團內部公司之間的生產協同由過去7~10天縮短為1~3天,生產運行效率提高了40%,2023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今年1月,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被評為“可持續燈塔工廠”,據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介紹,目前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在產量提升92%的基礎上,減少了24%的單位產品能耗和48%的單件產品廢棄物。

2月21日,在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組裝輕型工業機器人。新華社記者唐文豪攝
這些是成都推進新型工業化浪潮中的“浪花”。2023年,為了提升企業數字化改造意愿,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組織為450余家工業企業開展免費數字化咨詢診斷服務,華為云是負責組織專家團隊服務的公司之一?!吧a計劃變更如何處理?”“數據集成情況怎么樣?”華為云專家團隊走進企業,對工序構成、設備管理、交付時間、倉儲及銷售等模塊進行走訪調研并形成診斷調研報告。
近年來,成都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智能制造、探索制造業轉型發展新模式,專項制定《成都市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認定管理辦法》。2023年,成都開展市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認定,最終認定智能工廠35個、數字化車間73個。同時,成都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已形成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集群、成都市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成德高端能源裝備集群等9個國家級產業集群。
今年,成都把“工業立市、制造強市”作為實體經濟發展“一號工程”。成都將實施智改數轉網聯提速攻堅行動,堅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扎實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建設,力爭全年完成300家以上企業數字化改造,打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100家以上,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1%。
產業生態優化描繪“新”未來
1月10日,總投資630億元、全球第二條第8.6代AMOLED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簽約落地成都。項目建成后,成都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柔性面板生產基地,同時將吸引一批上下游企業集聚,助力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建圈強鏈和制造強市建設。
1月24日,空客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在成都投入運營,將面向各種機型,提供從飛機停放、存儲到維修、升級、改裝、拆解、回收,以及拆解后的二手可用航材分銷服務……
在成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的推動下,龍頭企業接連落戶成都,持續推動產業生態發展。

成都太古里商圈。錦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1年,成都啟動產業建圈強鏈行動,經過優化調整后,成都圍繞電子信息、數字經濟、航空航天等8個產業生態圈和28條重點產業鏈進行布局,持續招引和培育鏈主企業,聚集上下游企業,夯實產業生態。在這一行動中,數字要素正成為產業生態中的重要一環。在四川天府新區,四川鯤鵬&歐拉生態創新中心面向鯤鵬生態企業提供鯤鵬技術創新、產品孵化、人才培養、產品展示等服務,推動各行業應用系統向鯤鵬架構適配,共建數字產業生態。
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還離不開優渥營商環境的滋養。今年成都提出,堅定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深化改革“一號工程”。2月18日,龍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成都召開提能“12345親清在線”做優一流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這是成都新春首會連續第二年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主題。會上,“蓉易享”、“蓉易貸”、“蓉易訴”、“蓉稅樂企”、“蓉易用”和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實施方案六大創新應用場景重點發布。
據介紹,一年多來,“12345親清在線”累計受理企業訴求11萬余件,提供各類惠企服務3萬余次,訴求解決率97.61%,服務滿意率98.92%,逐步成為全市政企互動的“總客服”、便企利企的“總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