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

  5月20日,成都市召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為整體提升先進制造業規模能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新的“四梁八柱”,《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成都市推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發展及推廣應用行動方案(2024—2026年)》《成都市加快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成都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在會議期間印發。

  記者注意到,這些文件中提出多項明確發展目標,制訂了未來三年成都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路線圖”。

  人工智能

  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700億元

  《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圍繞人工智能全要素提升、全場景應用,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算力支撐能力攻堅、數據供給質量提升、集群發展能級躍升、場景融合應用培育、產業高端要素倍增“六大行動”,給出19條重點任務,推進人工智能產業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該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7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萬億元,算力規模達到20000PFlops,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建成創新活躍、能級領先、應用廣泛、要素集聚的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

  氫能產業

  產值進入全國前五

  《成都市推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發展及推廣應用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成都將加快形成以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為主的汽車產業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提升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顯示度和競爭力,搶占國內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新賽道。

  數據顯示,成都全市現有氫能相關企業105戶,初步形成“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產業規模去年達130億元、全國第七,空壓機、車載儲氫瓶等關鍵零部件市場份額國內前三,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500輛。

  該行動方案提出,未來三年,成都將聚焦建設“綠氫之都”,采取超常規舉措,實施“六大工程”,推進重點項目46個,總投資170億元以上。推動氫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5%以上,規模三年翻一番,進入全國前五。

  智改數轉

  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

  《成都市加快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成都將實施分級分類促轉、鏈群協同提升、服務供給攻關、數字底座強基、人工智能先導、降碳安全融合等六大專項行動,深化數智融合應用,做強產品服務供給,筑牢數字底座支撐,打造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的典范樣板。

  該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成都將培育智能工廠超過100個,建設數字化車間超過300個、數字產線超過500條、智造單元超過3000個,打造一批智改數轉產品或服務,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全覆蓋,五大支柱產業深度覆蓋。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

  到2025年底完成360家以上試點企業數字化改造

  加快數字化轉型,是賦能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作為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首批試點城市,成都正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

  《成都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成都完成360家以上試點企業數字化改造,實現智能終端、集成電路制造、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中藥飲片加工和化學藥品制劑制造5個試點行業規上工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二級及以上比例達到90%以上,規下工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二級及以上的比例實現明顯提升。培育30余家優質數字化服務商,開發集成60余個“小快輕準”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產品,打造10余個“鏈式”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打造20余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奮力打造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樣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