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魏馮 何嘉琦
前段時間
一種名為樸綿葉蚜的小飛蟲
進入大家視野
由于其渾身覆蓋著白色的蠟絲
飛翔時有些類似于柳絮
近日,街頭又可以看到飄著的“白毛毛”
這次就是真的“飛絮”了
易過敏人群表示
隔著屏幕都覺得癢
那么,我們如何做好自身防護呢?
川觀新聞C視頻《醫本正經》健康科普欄目,邀請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易雪蓮,就飛絮的科學防護,為我們科普講解,一起來看。
楊柳絮本身無毒,但在空中飄浮時可能沾染了灰塵、螨蟲、花粉以及微生物等導致過敏的致病源,這些夾雜在楊柳絮里面的過敏原在接觸到皮膚之后對皮膚造成刺激,從而引起人體出現瘙癢、紅腫等過敏現象。
飛絮也極易被人體吸入呼吸道,引發鼻塞、鼻癢、打噴嚏等癥狀,嚴重時還可引起過敏性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對于過敏性結膜炎患者,可能出現眼睛癢、流淚、充血,眼睛有異物感等癥狀。
如何預防過敏?
首先,我們要盡可能避免接觸過敏原。天氣晴好的時候,飛絮高發時段一般在每天10時至16時,易過敏人群可以避開這個時間段外出,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出門。
其次,對于患有過敏性結膜炎的人群,外出時,佩戴好護目鏡。返回后,及時取下并沖洗護目鏡。
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群,外出時,戴好口罩。返回后,及時取下口罩。必要時,可以沖洗鼻腔。
對于易發生皮膚過敏的人群,外出時,可以穿長袖長褲減少皮膚暴露。
接觸飛絮后
如何區分癥狀是過敏性鼻炎
還是感冒引發的?
從癥狀上看,感冒可能會伴有全身癥狀,如發熱、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頭暈、頭痛等,而過敏性鼻炎會伴有鼻癢、噴嚏、流清鼻涕癥狀,還可能伴有鼻癢、眼睛癢、皮膚癢、眼睛充血、流淚、胸悶氣緊、咳嗽等癥狀。
從病程上看,感冒一般病程在7-10天左右,而過敏性鼻炎一般病程較長,可能會超過兩周,且發作頻率比感冒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