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強

  “家門口的網線亂得一塌糊涂,已經和蜘蛛網差不多了,網線掉在地上容易把老人和小孩絆倒。”近日,網友莊先生通過“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反映,家門口電線桿上各種線纜亂成一團帶來安全隱患,希望相關部門能給予重視,及時消除隱患。

  現場:

  居民門口電桿有的已折斷,有的線纜纏繞,雜亂如蛛網

  記者來到成都市新都區桂湖街道西北社區六組莊先生家所在的院落,莊先生家門口不遠處樹立著兩根老舊的電線桿,其中一根上面部分已經折斷,折斷處下方纏繞著來自中國電信、四川廣電網絡等通信運營商的線纜,數量之多已難以數清,各種線纜相互交叉、纏繞,像一片破敗的蜘蛛網。

  莊先生家門口不遠處樹立著兩根老舊的電線桿纏繞著不少線纜,其中一根電桿上面部分還已折斷。

  “你看這個線,前段時間這些線掉了下來,把老年人絆倒怎么辦?”莊先生告訴記者,因為受到前段時間下大雨吹大風的影響,家門口電線桿上這些線垮了下來,他擔心線纜掉下后掛在半空中或落在地面,一是容易絆倒過路的老年人;二是影響居民和非機動車等出行;三是擔心掉落的線纜經過拉扯后可能會出現漏電情況,“尤其是下雨天,居民路過容易觸電”。

  新都區經信局:

  將協調運營商,清理線纜及爭取換新電線桿

  居民們在問政四川平臺反映情況后,新都區智慧蓉城運行中心回復道:“接件后,區經信局高度重視,即轉本月應急值守通信公司進行核實處理,4月下旬應急值守通信公司已對現場線纜進行捆扎序化,安全隱患已排除”。

  對此,居民們也證實,已有工作人員來到現場進行了處理,把掉在地上的線都扎了起來。但對這一處理,周邊居民仍然不太滿意,“這辦法治標不治本,空中的線太多太亂了,恐怕下次依然會垮。”“簡直給我們網得不像話,亂七八糟的,一是影響美觀,二是有安全隱患。”“空中這些數量龐大的線纜始終不安全,折斷的電線桿也有安全隱患,希望相關部門可以把線纜處理得更加整齊,給電線桿換新。”居民們紛紛向記者反映。

  對此,新都區經信局的工作人員近日表示,因為背街小巷本身沒有設計地下通道,墻上也沒有管道,所以運營商的線纜都是采用“飛線”的方式,針對居民的訴求,經信局將協調運營商盡快處理,一是將不用的線纜去除,將線纜重新進行整理;二是確定電線桿的管理方,爭取換新。

  5月23日,莊先生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工作人員來進一步處理這些線纜,小巷邊那根上面部分折斷的老舊電線桿也還沒有換新。

  延伸調查:

  下沉低垂、半空“橫跨”馬路……城市街區線纜“飛線”仍常見

  實際上,記者進一步走訪發現,在成都市區,這一類線纜“飛線”也頗為常見。比如在武侯區玉林片區的一條小巷里,有的電纜飛線明顯低垂,甚至路人只能彎腰低頭從電纜線網中穿梭,出行頗為不便;在錦江區三倒拐街和純陽觀街交叉路口,電纜飛線橫跨路口,在空中“織”成網狀;在錦江區穿巷子這條小巷中,線纜密密麻麻,成捆地從空中跨過馬路,一堆堆地纏繞在路旁的電線桿上;在成華區祥和里一條小巷內,一捆電纜線纏繞在電線桿上,與電線共同組成空中的一張網。

  武侯區玉林片區的一條小巷里,有的電纜飛線明顯低垂。

  錦江區三倒拐街和純陽觀街交叉路口,電纜飛線橫跨路口,在空中“織”成網狀。

  錦江區穿巷子這條小巷中,線纜密密麻麻,成捆地從空中跨過馬路,一堆堆地纏繞在路旁的電線桿上。

  成華區祥和里一條小巷內,一捆電纜線纏繞在電線桿上,與電線共同組成空中的一張網。

  編后語:

  街頭纜線在居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為現代社會的運行提供了通信等必要支持。但另一方面,正如居民們的顧慮,架空線的鋪設也是城市“顏值”和安全性的重要一項,線纜管理是否規范也是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一個“顯微鏡”。在此問政四川也呼吁,各地各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架空線的管理和維護,確保居民生活環境的安全和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