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雷倢 制圖/甘翠
“像蓮葉一樣的橋,很特別。”“跟傳統橋梁不一樣,它更像是一座小公園!”“晚上來看更美,真的就像是漂浮在錦江上的蓮葉”……成都交子人行橋于近日正式開通,詩人杜甫筆下“圓荷浮小葉”的成都之景在此再現。
從空中俯瞰,交子人行橋仿若9片“蓮葉”漂浮于錦江之上,橋墩則模仿單片蓮葉的結構形式,提取荷葉生長的莖稈造型。因此,這座橋也被稱為“蓮橋”。
其實,除了這座新開即成“網紅打卡點”的“蓮橋”之外,錦江公園里還有著許多形態各異、造型新穎的橋。
歷史上的成都因水網密布、河橋眾多而被詩圣杜甫稱為“江城”,意大利的馬可·波羅更是將成都形容為“東方威尼斯”,所以蜿蜒而過的錦江之上有數量眾多的橋梁,萬里橋、九眼橋、安順橋……這些造型各異的橋,連接了錦江兩岸,見證了成都的變遷,連接著過去與未來。
橋的造型
從規劃圖上看,蓮橋總長320米,總面積約12000平方米,是一座高密商圈中開放、綠色、共享的公園式慢行橋。“在橋的造型設計上,我們會將周邊的景觀特色考慮進去。”錦江公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40529/6e35-f5b93c22730369a18136464e61e81fe8.jpg)
成都交子人行橋
比如火爆一時的五岔子大橋,設計時參考了“無限之環”——莫比烏斯環的概念,把在四維空間中才存在的無限形態抽象設計到三維空間當中,即無窮大的符號形象。以此彰顯高新區的無限可能性和開放發展的廣闊胸懷。
![](http://n.sinaimg.cn/sc/crawl/445/w550h695/20240529/9d65-d96e1591ae6533c5466069340f6ec8af.jpg)
五岔子大橋
又比如“水晶橋”——華星橋。主創設計師潘傳銀介紹,華星橋的定位為景觀慢行橋,主創團隊把設計的靈感放在“水”上。
![](http://n.sinaimg.cn/sc/crawl/117/w550h367/20240529/ad6b-be78f1eabcaed0c6f89d3e66f628699b.jpg)
華星橋
![](http://n.sinaimg.cn/sc/crawl/113/w550h363/20240529/b4e1-7e2a76ae3f9fb2a1eed1fdaab5885a4d.jpg)
華星橋
“因為周邊水文化濃郁,比如活水公園、錦江、猛追灣,都帶水,經過團隊反復討論,最終從水的象形文字中得到了設計的靈感,并用現代的設計語言重新演繹水文化”,他說,象形文字“水”的點,被延伸成“鉆石”造型;仿如鑲嵌在錦江之上的“鉆石”,以此,讓千年府河煥然一新。
橋的藝術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萬里橋邊帶夕陽,隔江漁市似清湘。”古時,錦江的橋給文人墨客帶來靈感。現在,錦江的橋也給國內外的藝術家們提供了一個美學載體。
錦江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錦江公園有一個橋美術館。“這座美術館不是一個建筑,而是選取了錦江上最具城市代表性的橋梁作為長期系統性運營的‘美術館’載體。”
記者了解到,橋美術館以橋洞空間為核心,延伸至橋身、橋面及前后河堤,作為藝術的呈現空間,通過繪畫、燈光、影像、裝置等藝術形式,基于每座橋的場景空間特性,進行整體性的設計創作,體現地理與文化符號與國際公共藝術共識,打造國際城市藝術水岸形態的經典范例。
比如,新華橋的橋洞被一個個像露珠一樣的藝術裝置裝扮著。到了夜晚,橋洞里的藝術裝置亮起的燈投射著在水面上,又像一朵朵荷花。
![](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40529/c0c5-0c82745c86ecc1c91fc68e9b5ece5d58.png)
新華橋
設計團隊負責人徐戈介紹:“作品靈感來源于荷與露這兩種傳統意向。橋底空間光線較暗,雕塑氤氳變幻的燈光與橋體本身的肌理相呼應,烘托出一種獨特的神秘感。”
當“夜游錦江”的游船進入橋洞時,緩慢呼吸的燈光會變得急促,顏色的變幻也隨之變得激烈,仿佛置身于一個奇幻空間。
從河岸上望向新華橋,可以看到橋梁上有著幾個小的石犀獸。當代藝術家顏磊的藝術作品《釉光犀獸》在此呈現。
![](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40529/baec-0dfeeac099a63be763b3bda398b0cfdf.png)
新華橋
錦江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犀獸的形象靈感來于天府石犀的傳說,體現著先輩的智慧和意志力。
在武城門橋則可以看到意大利藝術家Angelo Bonello的作品《TANGRAM》。橋梁上出現七巧板的裝置。這些七巧板又組合出中國傳統“十二生肖”圖案。
![](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40529/6efc-8aa9cc628686812d6eca8f33837b1abd.png)
武城門橋
又比如,大安東路橋上有一個躺臥的“巨人”。每到夜晚,“巨人”身上的燈光亮起時,“巨人”的倒影則會出現在水面。這是象征成都人安逸生活的藝術作品《喔,此刻真好!》。作品以一個巨人的形象,在錦江的景觀中舒適斜躺,悠閑,愉悅,慢節奏的美好時光此刻停留。
![](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40529/5093-cd9300740e2b520dc09c71d8be79f829.png)
大 安 東 路 橋
七巧板隨時間流動變化出十二生肖、傳說中的石犀穿越時空再現錦江之上;九眼橋閘壩內,傳統音樂與現代光影巧妙融合為可看見的音樂之聲……
![](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40529/0122-089bd262359e46d39193120580e027cf.png)
大 安 東 路 橋
經過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的聯合打造,承載多年故事的老橋又散發出新的藝術魅力。
橋,不僅是美術館,也是研學載體。“我們也準備推出與橋相關研學產品,讓大家進一步錦江上的橋。”錦江公園相關負責人說。
橋的生活
橋,讓錦江不再只是一條河。它連接了錦江綠道,讓其成為一座大公園。
“蓮橋”是一座步行橋。它將橋和公園融為一體,既是一座橋,也是一個位于錦江河面之上的立體公園。
![](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40529/5329-c7a01ef29dbf112d6893e54d86003979.png)
成都交子人行橋
在錦江公園里,還有一座橋串聯了府河攝影公園、鄰水雅苑、上新橋公園,下新橋公園等9座高顏值公園。它便是跨北三環慢行橋。
![](http://n.sinaimg.cn/sc/crawl/166/w550h416/20240529/0759-4ed96501d59ea49d76b0d8f785723fa3.jpg)
跨北三環慢行橋
銀色的外形輕盈流暢、橋上的風景更是美不勝收、多個公園可以一覽無余。
項目現場負責人介紹:“橋梁平面形態曲折起伏,取意‘魚躍龍門’。而橋面起伏的銀色裝飾網殼,寓意魚躍龍門時魚鱗在陽光下閃爍的瞬間。”
![](http://n.sinaimg.cn/sc/crawl/162/w550h412/20240529/0b6e-e0ec6b2fb58c72b6c70b0bf6feea3404.jpg)
跨北三環慢行橋
這條橫臥在叢林中的銀色巨龍通過數個分支步道,打通公園邊界,讓公園成為一個整體,成功串聯起錦江綠道與熊貓綠道兩大綠道體系。
錦江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之初慢行橋有意避開高大樹木,最終呈現出了銀龍在灌木中若隱若現的靈動感。
橋梁連接著的還有錦江兩岸的煙火。
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館就位于東門大橋的橋頭。在這里,可以了解千余年前老成都人的市井生活。
橋的一旁便是“夜游錦江”碼頭。每到晚上,橋下,一個個攤位亮起燈,夜市開場。一艘艘古色古香的烏篷船從東門碼頭出發,順江而下。這里見證著成都夜間經濟的繁榮。
![](http://n.sinaimg.cn/sc/crawl/98/w550h348/20240529/4afd-a47dc8af4e0a6cf7cd1d21b443bd3dd6.jpg)
安順廊橋
橋不再是單一的水陸交通的方式,錦江上的橋正在打造出更多元的生活場景。
交子人行橋包含幻彩水秀、交子清吧、交子書吧、交子劇場、交子廣場、水幕show場、環霧草坪、彩虹草坪、凌空看臺9大空間,為市民提供9種不同的游憩體驗。
它與交子公園東西兩區及錦江綠道互為映照,讓市民游客行走在“自然之中”,享受“國際范、中國韻、成都味”的都市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