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5月30日,記者從成都環(huán)境集團李家?guī)r公司獲悉,成都“第二水源”李家?guī)r水庫大壩順利填筑到頂,提前完成填筑節(jié)點。這標志著工程關鍵線路建設任務取得重要進展,為實現下閘蓄水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壩比40層住宅樓高
壩料累計運輸路程可繞地球近200圈
5月30日,成都崇州懷遠鎮(zhèn),隨著最后一車堆石料倒入壩面,攤鋪并完成碾壓。
李家?guī)r水庫大壩為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大壩最大壩高123米,超過了40層住宅樓的高度。
“李家?guī)r水庫大壩壩頂長373米,寬12米,填筑總方量404萬立方米,除壩前蓋重區(qū)外填筑方量約378萬立方米。目前,壩料運輸累計約20萬車次,運輸路程累計800萬公里,可繞地球近200圈。”成都環(huán)境集團李家?guī)r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壩填筑完成標志著工程即將由壩體填筑向混凝土面板澆筑轉序。
四大核心先進技術
為工程質量保駕護航
“智慧化”是李家?guī)r水庫大壩施工過程的“關鍵詞”,那么,大壩施工過程中,建設者投入了哪些先進技術?
“我們采用可視化智能管理,建立互聯(lián)協(xié)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信息化生態(tài)圈。”據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方綜合運用長距離壩料運輸信息化管理技術、無人駕駛碾壓技術、智能灌漿技術、智能拌合站管理技術等四大核心技術,為工程質量保駕護航。
同時,該項目引進集智能壓力控制、無級配漿、灌漿工藝控制和灌漿成果分析與處理、無線接入云服務器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灌漿系統(tǒng),以智能“一鍵灌漿”替代傳統(tǒng)的人工灌漿,實現灌漿全過程智能化施工及管理。
建成后可滿足成都中心城區(qū)
至少30天應急水源需求
李家?guī)r水庫工程是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為Ⅱ等大(2)型水庫工程。談及未來建設計劃,成都環(huán)境集團李家?guī)r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李家?guī)r公司將按照各級統(tǒng)一安排部署,落實各項工作要求,加快面板澆筑、環(huán)水保專項驗收等關鍵工作,爭取早日實現下閘蓄水目標,發(fā)揮工程效益。
據成都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李家?guī)r水庫建成后,多年平均供水2.68億立方米,同時可滿足成都市中心城區(qū)30天、人均綜合生活需水70%的應急供水需求,對有效解決成都市中心城區(qū)供水單一水源問題、保障中心城區(qū)供水安全、提高供水保障水平和抗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