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162/w550h412/20240604/c5fc-c95225a0f816f5774b76846648ca2567.jpg)
為切實防范化解電動自行車火災風險,成都市消防安全事件指揮部辦公室日前宣布,將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四次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集中夜查行動。
5月29日晚,成都市青羊區消防救援大隊聯合公安、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了第二次電動自行車夜查行動。成都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有哪些?如何整改?現場情況如何呢?封面新聞記者跟隨執法人員一起到轄區多個小區院落探訪,了解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及治理情況。
架空層停放情況有所改善
晚7時30分,記者跟隨執法人員來到位于青羊區清江東路122號的清江雅居,執法人員對居民樓架空層是否存在違規停放、配備消防設施器材等情況開展了檢查。記者注意到,在該小區架空層內,未見停放電動自行車的情況,內墻多處都貼有“此處禁止停放電瓶車”的標語。
執法人員指出,對規劃用地緊張的老舊小區,要通過加裝簡易噴淋滅火裝置等措施,避免因實體防火分隔不到位引發的“火燒連營”。
檢查中,小區有電動自行車車主稱,大家也不想把車停到架空層內,但停車棚面積小,避免不了高峰期用車擁堵的情況,希望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小區在室外新建有2個電動自行車的充電停車棚,能同時停放145輛電動自行車,但目前暫時無法滿足整個小區的停放需求,“小區大概有170多輛,還有20多輛車的缺口。”
是否可以在架空層內停放電動自行車?對此,在檢查小區實際情況后,執法人員表示,在架空層停放需要謹慎考慮該區域是否做到完全的防火分隔,是否影響疏散逃生等情況。現場來看,該小區的架空層內雖已有噴淋管道,可安裝噴淋設備,但架空層內與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是相通的,沒有做到完全的防火分隔,不可停放或充電。
執法人員建議,對住宅樓的疏散樓梯及安全出口是有實體墻相分隔的,可以試點開展工作,擬定“疏堵結合”的電動自行車停放方案,在做好防火滅火裝置,并且不影響疏散逃生、不會引燃外保溫墻材料的情況下,安全規范地停放,解決電動自行車停放難的問題。
老舊院落仍存在“飛線充電”
晚8點左右,記者跟隨執法人員來到位于清江東路360號的峨影廠家屬院進行檢查。記者注意到,該小區仍然存在“飛線充電”的情況,有的一樓住戶從屋內拉線充電,還有的在一樓外墻處安裝了插座,以便充電。對此,執法人員拆除了部分插板,并對部分住戶進行勸導,并告知充電規范。
“這有一個從樓上拉下來的插板。”往小區內部走,一位住戶將約10余米長的插板從頂樓家中放下。因該住戶家中無人,執法人員將插板線剪斷,用絕緣膠布將斷口處密封,移到安全處放置,并要求小區、社區工作人員上門對其勸導。
隨后,執法人員來到了該小區的充電停車棚,對現場檢查后,對車棚的配電箱提出整改意見——要將配電箱外部的塑料管道更換為金屬管道、需要設置“有電危險”的警示標志、配電箱外接管道空隙處要做好防火封堵等,要求整改至符合三級配電箱的規范要求。
小區一相關負責人介紹,車棚目前可以容納160輛電動自行車的停放及充電,但小區有300多輛電動自行車,無法全部滿足,因此出現了部分住戶“飛線充電”的情況。
該負責人表示,針對該情況,他們開展了多次檢查、勸導工作。雖有改善,但不徹底,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一些住戶改善了,但過段時間又拿出來充電了。”他說,目前是考慮擴建車棚,但又沒有空間。執法人員建議,飛線充電消防安全隱患較大,建議小區將檢查勸導納入常規管理工作,同時聯合相關部門合理解決充電問題。
此外,執法人員還來到了石人西路50號院,深入電動車電池換電柜經營場所,對充換電柜電量檢測、平臺聯網、溫度控制、電器保護等功能進行了解,對經營單位營業執照是否具備經營資質,是否購買火災、安全責任以及公眾責任等相關保險,是否配備消防設施器材進行了實地檢查。
執法人員指出,為滿足外賣員、快遞員換電需求,充換電柜應運而生,但是這種充換電柜的選址安裝和后期的使用管理,缺乏相應的規范和標準要求,日后,要加強對充換電柜的研究,明確相應行業管理部門,規范選址和日常管理,在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同時,降低火災防控風險。
封面新聞記者 茍春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