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6月13日,成都市郫都區安靖街道方橋村境內,一輛小汽車掉進湍急的河水中,車內的人陷入昏迷,兩位熱心市民不懼危險,跳入水中,用石頭砸開車窗再合力將人從車中救出,再與岸上群眾一道,將人送上岸,并及時送往醫院。
![](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669/w550h919/20240616/ffb0-b1d0c228dc3576e3f03ff157a1436f4f.png)
兩位見義勇為的熱心市民,是53歲的焦大銀和33歲的王益輝,他們被網友稱贊為“砸窗俠”“石頭哥”。
6月14日,當封面新聞記者聯系上兩位當事人時,焦大銀剛剛結束了在郫都區安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治療,已經回到家中,目前沒有大礙。這天,他15歲的女兒正在參加中考,焦大銀準備稍事休息就出發去接女兒回家。
對另一位當事人王益輝來說,救人后的第二天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天。他和往常一樣正常上下班,只是趁著午休的時候去醫院看望了下輸液的焦大銀。那時,他們還不知道,見義勇為的瞬間已經在網上激起“千層浪”,感動了無數人。
事件還原:
用石頭砸開車窗 兩人合力將人從車中救出
事件發生在6月13日19時左右,郫都區安靖街道方橋村,一輛小車墜入府河中,落水車輛正沿府河往方碑社區方向漂流。
街道的寧靜被一陣嘈雜聲打破,岸上散步的人們緊跟著漂流的汽車奔跑起來,有人驚呼:“哎呀,你看這個汽車里面還有人的嘛。”
“快救人!”散步的人群中,有安靖街道工作人員焦大銀。他腦海中迅速閃過救人的念頭,隨后趕忙脫了衣服,抄起府河沿線懸掛的防溺水救生圈,跳入了洶涌奔騰的河水中。
焦大銀緊緊扒著汽車前窗,隨著河水漂流了一段。此時,他發現車門根本無法打開,車內人員沒有反應,奈何在水里、他施展不開拳腳,便拼命用拳頭砸玻璃,卻一點作用也沒有。
眼看汽車大部分已經沉入水中,車門窗又打不開,他突然抬起頭十分著急的對著岸上大喊:“石頭,給我石頭!”
就在這時,王益輝也迅速反應了過來,撿起石頭直接跳入水中,奮力游向車輛,把石頭交給了焦大銀。焦大銀立刻拿起石頭猛力敲擊車輛天窗,“哐哐哐”,終于將天窗砸出大洞。
當兩人發現天窗布無法撕開后,又立即將營救點位轉移到后擋風玻璃,將玻璃敲碎后拆除后排座椅頭靠,隨后兩人趕緊合力把人從車里拉了出來。
愛心接力:
筋疲力盡之際
眾人形成“人鏈”將落水人員救上岸
回顧救援過程,焦大銀認為,能夠成功救援,并非只是他和王益輝的功勞。
“整個錦江這一段,都有救生的全套救援設施,這是很重要的。”焦大銀說,在此次救援行動中,安靖街道方和橋村自主布局涉水救援設施設備為成功救援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岸邊的熱心群眾也是重要助力。就在焦大銀和王益輝拼命救援的同時,很多市民跟著車子往下游跑去,但實際上他們并不是圍觀,而是尋找機會幫助救援。
就在兩人合力抬人時,岸邊的群眾手拉著手,形成“人鏈”,協助焦大銀、王益輝將車內受傷的駕駛員順利送上岸。“全靠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把人救起。”焦大銀說,那時兩人都已筋疲力盡,如果沒有旁人的幫助,很難將人救助上岸。
經過合力救援,落水駕駛員于20時05分被安全救上岸。
事發之后如往常一樣上下班
他們說榮譽屬于全體熱心市民
焦大銀曾是一名軍人,在部隊從事飛機維修工作。2001年轉業后,來到郫都區安靖街道辦事處工作。在同事張先生眼中,焦大銀是一個任勞任怨的人,很有正義感。
6月14日,事發第二天,焦大銀因手腳有多處劃傷來到社區醫院治療,縫針輸液。王益輝則如往常一樣繼續上下班。
對兩個低調的“救人英雄”來說,這是最普通不過的一天,兩人也并沒有向身邊的人宣揚救援事跡。很多朋友、同事都是在網上看到視頻后才知道這件事。“他們來關心慰問我,說看到我的英雄事跡了。能幫助到別人,我也很開心。”王益輝告訴記者。
此次事件引發了熱議,有很多網友表示必須給所有參與救人的四川人點個贊,太棒了,四川人有愛又團結!據悉,成都市委政法委了解到相關情況,也來到安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望焦大銀,“我們正在調查了解,擬對他們的救人行為,申請走集體見義勇為流程。”
焦大銀和王益輝表示,被表彰的是這次救援事件,更是所有熱心的成都市民。與此同時,他們也呼吁,大家遇到此類危險系數較高的救援事件時,一定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再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