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將再添一處長達2.6公里的城市綠軸公園。6月26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獲悉,目前,成都騎龍公園項目已被列入高新區重點項目建設計劃,預計明年5月開工建設,各項前期工作也已經開始推進。

  以“無界”為整體設計概念,騎龍公園將融合蜀地山水田園等元素,通過“水珠鏈”“超鏈接”“低碳園”“最潮街”四大設計亮點,形成潮流藝術門戶、活力消費街區、多巴胺3D運動公園及生態未來社區四個主題分區,打造無界多維立體綠廊公園。

  以“水”連通公園東西

  實施街道一體化設計

  以天府五街為核心軸線的騎龍片區,如今已是成都高新區的高端產業聚集地和國際化社區載體。“基于區域定位和核心群體特征,騎龍公園從設計上強調場景感和體驗感,希望打造一個以綠色低碳、活力聚集、科技智慧為特點的新一代公園。”高新區公園城市局相關負責人說。

  騎龍公園以天府五街為主線,東起劍南大道,規劃綠地面積約28.8萬平方米,東西長約2.6公里,南北最大跨度約500米。

  從設計方案中可以看到,公園以“水”作為連通公園東西的主要元素之一,在內部打造溪、塘、瀑、潭4大水形態和凈化體系,并將實施街道一體化設計,優化交通流線,注重“街道無邊界”,在天府五街將雙向四車道擴容為雙向六車道的同時,將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板塊融合,不僅使非機動車及少量步行人群實現快速通勤,又能讓大量人群可進入公園內部慢行通過,形成快行慢享的無界創新街區形式。

  構建“零碳公園”

  布局多元消費場景

  從景觀上來看,騎龍公園將形成“四類水生態群落+五類目標生境”的生態系統,即形成青嶺翠灣、花緣溪澗、淺灘濕地及平原河溪四類生態群落形態,同時構建蜻蜓、蝴蝶、魚類、林鳥、兩棲動物五類目標生境系統。

  “我們將以‘零碳公園’建設標準為準則,以管理碳排放和碳補償為主要手段,打造實現可視化科普的零碳體系。”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項目設計了四大零碳策略。首先,騎龍公園的綠化覆蓋率將達到70%。同時將設計保留場地優勢,修復場地生態、利用場地特性。此外,在建設過程中,將對原有材料回收利用,追求土方平衡、減少運輸距離,運用光伏板等低碳環保材料,進行碳排監測。還設計打造可視化科普的零碳體系,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將碳中和知識轉化為碳中和體驗活動,讓人們與騎龍公園共赴一場碳中和綠色之旅。

  據悉,騎龍公園提出“最潮街”的設計策略,針對新興消費客群,塑造潮流時尚休閑地標,以搞文藝、溜街巷、耍運動、享社群的成都特色生活方式,涵蓋文化、運動、商業、社群等元素,打造豐富多元的公園式消費場景,呈現四大功能分區。

  其中,生態未來社區將包含生態低碳科普、智慧共享社區、都市社交等功能,設置湖邊圖書館、親水濕地、低碳科普、萌寵樂園等區域;多巴胺3D運動公園包括櫻花瑜伽天井、繽紛球場、陽光草坪、滑板場、兒童游樂等各類運動場所,為群眾創造“家門口的運動場”;在活力消費街區,將看到周末集市、水族長廊、休憩飛廊、街角書吧等消費場景;潮流藝術門戶區則有慶典廣場、地形門戶、戶外演藝、科技展示區域,還預計建設可容納5000人的濱水劇場。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圖據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