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彬瑞 川觀新聞記者 范瑞鳴

  成都貝殼二手房成交套均總價結構變化。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

  “現在房東主動降價,比如這套房子現在單價17500元/㎡,剛掛出來時是23000元/㎡。”

  “小區90㎡套二戶型,一般掛牌220萬元/套,最近成交的兩套分別為180萬元、206萬元。”

  ……

  8月7日—9日,記者走訪成都多個二手房熱門片區發現,房東主動降價促成交的現象相當普遍,降價幅度因人而異,而購房者大多左顧右盼,想再觀望一下。多位中介稱,一套房源幾乎要帶看50次以上才能成交。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成都二手房市場展開了拉鋸戰。

  房東主動降價,購房者選擇觀望

  8月7日下午,記者在位于雙流區的鏈家都市風景北店采訪了解到,片區內降價的樓盤不少,遠大風景一期、遠大風景五期、翡翠半島等樓盤均出現房東主動調低價格的情況。“一般房東降價后,帶看就會多一點,但轉化為成交的并不多。”該店中介人員說。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人民公園附近的小區,記者在貝殼找房APP上看到,該片區平均成交周期約180天,熱度靠前的房源帶看率高、關注人數多,但購房者遲遲不下單。“我從去年年中開始在這一帶看二手房,現在都還沒下手,同樣的戶型有的成交價卻少了幾十萬,我決定等到今年底再看看。”李女士換房的計劃已經醞釀許久,在變化無常的市場中,她選擇繼續等待。人民公園片區的熱門小區確實有明顯的降價,78號觀邸從最高峰28000元/㎡降至22000—25000元/㎡,匯廈少城文墨閣也跌破30000元/㎡的均價,西府少城、旭和傾城、長城園等均有下降,其中不乏著急賣房的房東以低于小區均價2—3成出手。

  “現在看房的人雖然不少,但真正下手的不多。”成都金沙片區一位經紀人告訴川觀新聞記者,很多人害怕買了房后價格再跌,畢竟很多房東2016年以前的購入價不到現在房價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尤其是2012年以前的小區,房齡大于10年,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

  2024年7月一圈層二手住宅小區成交量TOP 10。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

  成交價走低,100萬元以下房源成交走高

  “2024年7月,成都二手住宅交易量環比微降,5+2區取消限購政策的效果淡出,二手房近郊成交占比環比提升2個百分點,雙流區、郫都區保持成交增長。”據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住宅市場監測月報》,低價二手房成交占比加速上升,導致二手成交均價繼續走低,成都全市二手成交均價環比降低1.7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不同總價區間的二手房均價企穩跡象進一步增強。

  《住宅市場監測月報》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7月,成都100萬元以內成交占比環比增加3個百分點;150萬元及以上改善型客戶成交占比繼續減少,觀望情緒有增無減,購房者選擇低價二手房具有普遍性。

  2024年7月二圈層二手住宅小區成交量TOP 10。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

  今年以來,成都房齡高的“老房子”備受關注,不同房齡相比去年實現交易量正增長的,僅有建成年限15—20 年的二手房;降幅最大的房源,反而是過去兩年限售、增值稅減免政策放寬的5年以內次新房。

  “究其原因,15—20年老房或許是低價與品質的最優解。20年以下的房源中,15—20年的100萬元以下成交占比最高,套均總價最低;雖然20年以上的老舊小區價格更低廉,但居住品質可能難盡人意。”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分析指出。

  今年3月以來,成都二手庫存與成交均價差異率在20%左右上下浮動,這表明市場出現一定橫盤跡象。易居研究院指出,目前二手房交易復蘇態勢面臨一些新問題,如掛牌待售二手房源加快增長,部分房源降價力度大導致房東焦慮,前幾年高位接盤的二手房如今出手面臨定價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