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茍春
在網絡空間中,部分網民為了吸流量、泄憤,憑空臆造、制造網絡謠言。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必然要承擔法律責任。9月1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崇州公安獲悉了兩起網絡謠言案件。
9月5日,成都崇州公安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制作并在網絡平臺發布侮辱他人的視頻。經調查,崇州公安依法傳喚違法嫌疑人胡某梅。經詢問,胡某梅承認因感情糾葛,多次在網絡平臺發布侮辱受害人的視頻,給受害人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目前,崇州公安已依法對胡某梅處以行政處罰。
9月12日,崇州居民王某在網上瀏覽時,觀看到一暴力視頻。王某為吸取流量,自行下載視頻,并對該視頻進行編輯,在視頻中添加“9月12日成都”等字樣。隨后,王某在網絡平臺中多次發布,累計瀏覽量達2.8萬余次,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目前,崇州公安已依法對王某處以行政處罰。
警方提醒,不盲從聽信網絡的只言片語,在尚未全面了解信息前,引人注目的內容不要隨意編輯、轉發,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風。對法律心存敬畏,學習法律知識,培育守法好習慣,拒絕成為“鍵盤俠”,堅決維護良好的網絡秩序。每一個網民都有義務抵制虛假信息,謹慎轉發信息源不明的信息,通過官方等正規渠道了解信息,堅決不做造謠者和傳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