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   文/圖

  “為啥說了今年4月動工維修,結果過了大半年,還是沒得任何動靜,雜草越長越深了……”近段時間里,成都市錦江區武成大街1號嬌子苑小區居民對水東門城墻遺址保護的疑問越來越多。

  今年初,“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接到嬌子苑小區居民反映,水東門古城墻遺址開裂無人問津的情況,經過多方走訪、調查,川觀新聞推出稿件《C視頻·問政四川丨裂縫越來越大,成都這處古城墻何時能修繕?》(點擊鏈接查看原文)。文中,成都市錦江區文物保護管理所(下稱“錦江區文管所”)負責人談到,古城墻修繕方案已確定,今年4月將啟動維修。

  然而,半年過去了,小區居民發現城墻修繕毫無動靜。記者接到反映后,10月中旬,再次來到嬌子苑小區,探訪古城墻現狀。

  城墻裂縫加寬延長,修繕毫無動靜。

  直擊:

  城墻裂縫加寬,居民擔心“墻垮了,砸到人”

  走進嬌子苑小區,小區中央的古城墻似乎更加殘破。西側開裂的墻體裂縫與記者上次到訪相比,有所加寬、延長,順著紋理到了墻基,墻體上的雜生植物也新長出了不少。

  城墻石梯入口處,半年前的警戒線和警示危險的牌子都不見了,一個半人高的欄擋裝置橫在梯口,留了僅容側身通過的一個窄縫。從窄縫進入、上石階,兩級平臺區的雜草雜樹比此前更茂密了。

  小區居民任女士說,大家都越來越擔心,“生怕哪天墻垮了,砸到人。”

  再次探訪,古城墻更加殘破。

  (左圖為近期拍攝;右圖為今年3月拍攝)

  追蹤:

  錦江區文管所再次承諾:11月底動工

  嬌子苑小區物業管理負責人羅曉梅在采訪中說,古城墻遺址亟待維修的信息,他們向社區、街道反映了多次,街道也向錦江區文管所做了匯報,正在等待消息。羅曉梅說:“夏天時候,錦江區文管所所長來看過。”

  記者聯系上錦江區文管所所長包紹遠。他說,按照原工作流程,古城墻修繕已完成招標流程,計劃4月動工。但是,四川省財政廳印發了《四川省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2024年版)》通知,成都市財政局作了轉發。按照該標準,修繕工程納入了集中采購范圍,水東門城墻遺址修繕就需要重新走一遍集中采購流程,“涉及了很多流程和變更,特別費時間”。他說,目前,該項目已接近重新招標程序,預計將11月中下旬啟動維修。

  據了解,水東門城墻遺址是成都市級7處古城墻保護遺址之一——最底層是宋、元兩代的墻基,明初在其上建成新城垣,清康熙時又在夯土墻外包了層墻磚以加固。現僅殘存部分,呈南北走向,由青磚壘砌,長44.1米,寬21.36米,高10米。

  城墻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