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智庫研究員 饒雪琪

  名詞解釋

  首發經濟

  根據黨建讀物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百問》釋義,首發經濟是指企業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涵蓋了企業從產品或服務的首次發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開設門店、首次設立研發中心,再到設立企業總部的鏈式發展全過程。具有時尚、品質、新潮等特征,是符合消費升級趨勢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一種經濟形態,是一個地區商業活力、消費實力、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品牌形象和開放度的重要體現。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到,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減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費,積極推進首發經濟。推動消費市場升級發展,以業態創新為引領的“首發經濟”是抓手之一。

  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方面,四川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深化成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積極推進首發經濟,拓展消費新場景?!?/p>

  首發經濟源于首店經濟。根據近5年來商業大數據服務平臺中商數據發布的中國首店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成都在首店開設數量上位居全國第三,僅次于上海、北京。那么,首發經濟和首店經濟有何不同?從首店到首發經濟,“新賽季”中成都該怎樣發力?為此,川觀智庫采訪了有關專家和業內人士。

  Part.1

  拼場景:零售和會展是首選

  ●首發經濟是從整個產業的層面更完整地體現創新,考核指標更復雜、嚴格

  首店,最初是指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時開設的第一家門店。據仲量聯行中國區零售地產及消費研究負責人朱建輝介紹,將首店上升到首店經濟,強調的是首店資源可促進城市形象和消費。后來首店經濟內涵進一步豐富,出現了更多元的品牌及更精細的業態,例如概念店、體驗店等,在此基礎上疊加產品首發、首秀、首展等活動。

  作為新興的經濟形態,首發經濟和首店經濟看似一字之差,實際卻更加完整地體現產業在業態、模式、服務、技術等各方面的創新。

  “首發經濟和首店經濟的站位完全不一樣,覆蓋范圍也更廣。”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國家品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何佳訊表示,首店經濟主要針對零售、商貿等角度,有其局限性。首發經濟是從產業的層面更完整地體現創新。具體表現在,首發經濟是企業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涵蓋企業推出產品或服務要進行的首次發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開設門店、首次設立研發中心、再到設立企業總部的鏈式發展全過程?!霸谶@一經濟過程中,能夠吸聚專業服務機構乃至企業總部,尤其研發總部和營銷總部,促進鏈式發展;集聚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人才等要素,促進地方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同時,首發經濟評價考核指標更復雜、嚴格。首店經濟的重要評價依據是首店數量和首店能級(包括品牌級別、經營面積和收入、媒體報道數量等),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只看數量和規模顯然不夠。在此背景下誕生的首發經濟,其評價指標既體現品牌在市場占有率、質量、創新、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引領性地位,還考慮新品的市場認可度,以及首店的存續情況等。如上海發布的全球首個“首發經濟”標準——《首發經濟評價標準通則》(以下簡稱《標準》),將品質、創新和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影響力等作為關鍵評價指標,打造多維度、全方位的評價體系。成都市服務業研究院研究員馮帆認為,這套關于首發經濟的評價體系比以往首店經濟的評價體系復雜得多,也更加全面,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首發經濟能為地方帶來的價值更清晰。

  成都是四川首發經濟的排頭兵,自身發展勢頭強勁,且具有強大的輻射效應。競技首發經濟新賽道,成都拼什么?

  四川省居民消費研究會副秘書長、西南財經大學副教授葉胥及北京工商大學新商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周清杰共同提到,零售場景和會展場景是成都競技首發經濟賽道的首選。

  專家們認為,一方面,成都正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力發展零售場景下的首發經濟是應有之義,如引進國際國內一線品牌首店,推動其在成都進行產品首發、首秀、首展,包括時尚奢侈品、電子產品、汽車、精致餐飲以及新潮消費者追捧的人氣IP周邊、游戲產品、潮流服飾等,相關首發或體現“檔次”,或拉動“人氣”,具備“時尚、品質、新潮”等特點,能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和新鮮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成都正在打造國際會展之都,發展會展場景的首發經濟,既能促進鏈式發展,也有利于以新品首發擴大展會關注度,提升展會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展示成都的創新能力和開放程度,同時也能集中力量幫助參展商“開單”,增加其參展積極性。在此場景下,具有市場潛力、技術創新、成本效益等優勢的各行各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匯聚,將帶來更多合作機會。

  Part.2

  拼配套:重視三大趨勢帶來的需求

  ●以城市文化與首發經濟相互賦能,順應首發創新帶來的配套升級新需求,重視會展場景帶來的增量空間

  綜合受訪專家觀點及近期各地零售和會展場景下的首發經濟新現象,川觀智庫發現,有三個趨勢值得關注。

  趨勢一,城市文化與首發經濟相互賦能。商務部消費大數據實驗室主任、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主任、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張伊娜認為,品牌與城市的不斷碰撞和融合正在產生新的化學反應,可將其稱為首發經濟的一個新趨勢。具有特色的城市地標建筑成為首發經濟活動選址重要依據。近年來一些知名品牌在選址上越來越注重產品與首發城市建筑風格的契合度。如,上海歷史老建筑就因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和稀缺性,成為品牌選址的寵兒。今年引進了眾多特色首發經濟活動到成都的創派商業董事長夏蓁提到,特色地標性載體能夠賦予品牌不一樣的文化底蘊,反之,時尚、新潮、品質的首發經濟活動也為城市文化的創新和傳播注入能量。如今年5月,比亞迪旗下秦LDM-i的新車發布會選址西安的古城墻下,使西安古都形象在新產業的“碰撞”下煥發青春;7月,泡泡瑪特首家藝術畫廊風門店在盧浮宮正式開業,成為首個進駐盧浮宮的中國潮玩品牌,大批消費者在店外排起了長隊等等。結合2023年7月發布的《關于支持成都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意見》,成都也提到支持創新開發大熊貓文化、三國文化、金沙文化等城市標識性產品。實際上,這些城市IP的影響力可以有意識地應用于首發經濟。

  趨勢二,要順應首發經濟帶來的配套升級新需求。場地選址是發展首發經濟的第一步,各地對此都非常重視。近年來,北京利用現有場地,培育了北京SKP、大悅城、首鋼園、隆福文化中心等不同類型的十余個全球首發中心,上海、廣州也在打造首發經濟活動集中展示的空間載體。中商數據合伙人李靜雅認為,打造這樣的空間載體,會給企業留下服務專業、準備充分的印象,更能吸引企業到當地舉辦首發經濟活動。近期,當紅日本二次元IP Chiikawa(吉伊卡哇)的日谷(日本官方商品)在成都舉辦了人氣火爆的全國首展?;顒舆\營方向川觀智庫表示,此次首展需要足夠的空間施展,同時正值高溫天氣,必須在室內舉辦。運營方跑遍成都所有能做活動的場地,才選定一家擁有400平方米空間的商場,而通常商場的可用空間不超過200平方米。因此,川觀智庫建議成都可搜集更多活動運營方、品牌方的現實案例,規劃更方便其落地的空間載體,并做好各載體的宣傳指引。

  趨勢三,重視促成大型展會中的新品首發活動。通常會展參展商將新品首發活動稱為“開單神器”,對于會展場景,舉辦新品首發、首秀、首展等活動是重要手段。如廣州廣交會、上海進博會、北京服貿會等大型展會均重視新品首發活動,專門為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等設置展臺展廳,提供批量展示的舞臺。今年5月最新一屆廣交會共舉辦334場首發活動。而目前,川觀智庫整理發現,在成都,除車展外的大型展會中,只有零散、偶發性的新品首發活動,也未設置過新品首發的公共服務平臺。葉胥認為,這一空白表明能集中持續開展上百場首發活動的會展場景,將成為成都發展首發經濟的新增量。他表示,會展方面的首發經濟不意味著要單純追求新品首發活動量的增長,從促進本地產業優化升級的角度來看,建議成都對參展商舉辦新品首發活動的支持可以有所側重。一是品牌所屬的產業適合本地產業定位和資源稟賦優勢;二是其所關聯的產業鏈條盡可能長一些,影響的上下游企業多一些。比如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

  著力首發經濟也亟須政策支持。近一年內包括上海、北京、廣州等在內的許多城市均針對首發經濟發布了支持政策。如,上海在《標準》的基礎上又推出了促進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支持政策,并出臺了設置有首發經濟示范區的商業空間規劃;北京也在今年發布了首店、首發活動、首發中心的界定標準,以及相關資金支持政策;而廣州則在發展首發經濟措施中,部署了助力首店選址和總部落地、完善包括專業服務機構及宣傳等在內的產業配套、制定評價指標等配套文件、資金支持等一系列工作。盡管成都此前曾聚焦首店經濟出臺過系列政策,但據成都零售商協會相關人士透露,成都市級的首店經濟政策規劃已到期,錦江、溫江、青羊等部分區配套制定了相關政策。在新一輪首發經濟的發展中,成都也迫切需要做好政策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