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有時候不僅占用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也會占一部分。”“雖然公交站在輔道位置,但早高峰人多時,候車人都擠到了非機動車道,公交車只有停在機動車道,會造成堵車。”此前,有市民反映,成都西站巴士換乘站早高峰占用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不僅危險,且易導致擁堵。

  為解決這一問題,成都公交集團日前對成都西站巴士換乘站進行升級,港灣停靠、移動刷卡設備,不僅發車頻率更快,市民“公交+地鐵”出行也更安全、更便捷。

  改造后的成都西站巴士換乘站還堵嗎?10月30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該公交站實地探訪。

  ▲升級改造后的成都西站巴士換乘站

  站臺后退8米帶來“零感換乘”

  市民:“今天很通暢,省了十多分鐘”

  30日下午,記者來到地鐵成都西站F1口處的成都西站巴士換乘站,該地位于萬卉三路附近,出地鐵站左手邊就是公交站。

  前行幾步,記者看到,升級后的公交站,用欄桿圍起一片公交車停放區域。在公交站牌旁就可看到兩臺閘機,市民乘車可先刷公交卡進入公交候車區域,類似于在二環高架乘車。

  ▲升級改造后的成都西站巴士換乘站

  “現在真的方便太多了,上車效率也高,完全不用擔心擋到騎自行車的人。”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升級改造前,該公交站像許多普通站點一樣,僅僅是在路邊設置了一個公交站牌,市民就在路邊的人行道上候車,車輛停靠也會占用非機動車道,早高峰人多時,排隊刷卡都要10多分鐘,“今天很通暢,把等待公交的時間用來刷卡,效率很高,省了十多分鐘。”

  市民王先生還分享了一次今年7月早高峰暴雨時的乘車經歷。“大家都打著傘,上車還要收傘、刷卡,排隊等候的時間很長,機動車、非機動車堵成一片。”

  ▲改造前

  但是今天王先生非常開心,向記者介紹起改造后的公交站。原來站臺向地鐵口一側后退后,公交車停靠不再影響正常的道路車輛行駛。同時,上下車時,也不用再等上車刷卡,提前刷卡進排隊候車區,車輛到站就可上車,更快、更高效、更方便。

  騎自行車經過的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她早高峰會騎行經過該地,幾乎每天早高峰都很堵,她騎行經過需借道機動車道通行,現在改造后,對于經常騎車經過的她來說,更安全,也不用擔心擁堵問題了。

  據成都公交集團運興巴士有限公司客運市場部經理楊芬娟介紹,相較于升級前,該公交站向后退了8米左右,市民出地鐵站就能進公交站,下公交車就可進地鐵站,真正實現“零感換乘”,換乘出行更加便利快捷。

  最快2分鐘一班車

  讓“人等車”變為“車等人” 

  據了解,成都西站巴士換乘站于2023年正式設立,設立至今,該站僅有462路一趟公交車。但別看只有這一趟,該線路打通了市民上下班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一頭連接地鐵成都西站,一頭通向青羊工業總部基地,該線路每日乘車人數達到了2000余人次。

  “特別是早高峰尤為明顯,基本上每2、3分鐘一趟公交車,趟趟爆滿。”楊芬娟告訴記者,由于乘車人數多,乘車時間集中,造成的道路擁堵情況也較為突出。

  為降低公交車停靠在直線式公交站臺時對主線交通的影響,該集團會同青羊區住建交局、交警四分局等部門借鑒港口停靠船舶的模式,將成都西站巴士換乘站直線式公交站臺改造成港灣式站臺,站點面積升級擴展至300余平米,可同時容納2~3輛公交車到站駛入港灣內停靠,從而不影響主干道車輛通行,不僅起到緩堵保暢的作用,更保障了乘客上下車安全。

  ▲升級改造后的成都西站巴士換乘站

  “升級運行首日,成都西站巴士換乘站日均客流由原來的2300乘次增加至2800乘次。”楊芬娟表示,成都公交集團依托BOCC等智能化管理手段和乘客信息服務系統,以成都西站地鐵4號線、9號線車輛到站班次時間為基準,將462路早高峰時段發車頻率縮短至2~3分鐘一班,精準匹配公交到站時間與乘客出站時間,讓“人等車”變為“車等人”,市民候車時長更穩定,發車班次更均勻,有效提升青羊工業園總部基地園區員工通勤體驗。

  乘客等待時間減少,公交車停靠時間相應減少,這條道路的擁堵也明顯緩解。據了解,目前成都公交集團已在全市范圍打造了25個巴士換乘站,地鐵站50米內巴士換乘站覆蓋率達94%。同時,全市在營地鐵站點全面實現公交100%接駁,地鐵接駁線路日均客流提升10%~15%。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圖據成都公交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