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施工、久不撤圍等影響市民通行的問題,成為成都治堵工作的重點之一。此前,成都市公布了第一批次63項堵點治理任務清單,作為城市主動脈,成龍路(二環路至三環路)道路改造工程的治堵工作位列其中。10月底,該項目已完成2.6公里的撤圍工作,給市民讓出6條寬敞明亮的車道。

  11月4日,時值周一的早高峰,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撤圍后的成龍路道路寬闊,車輛行駛有序。據悉,該項目最后100米施工道路也將在12月底前完成施工、撤圍。

  ▲圍擋拆除后的路面

  撤圍后讓出6條車道,擁堵情況緩解

  成龍大道(二環至三環)位于成都市錦江區,起于二環路,止點為三環路嬌子立交,全長約4.09千米,是成都中心城區連接龍泉驛區、簡陽市的一條重要城市主干道,也是連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市政基礎設施,每天有許多上下班的市民經過此處,但由于長期打圍施工,也給市民通勤、出行帶來煩惱。

  11月4日一早,記者在該路段看到,此處的施工項目有地鐵13號線凈居寺站以及成龍路(二環路至三環路)道路改造工程項目。由于該路段周邊匯集了學校、居民聚居區域、醫院,施工打圍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交通擁堵,在上班高峰期時出現車輛排長龍的情況。但通過地鐵施工打圍的區域后,由于成龍路(二環路至三環路)道路改造工程項目撤圍讓出了6條車道,擁堵情況緩解不少。

  記者從地鐵施工方了解到,地鐵站點于2020年左右開始施工,但因客觀原因影響了施工進度,打圍時間較長。目前他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打圍部分將在春節前基本撤除完畢,其間也會“完工一部分撤一部分”,盡快給市民讓道。

  已拆除95%的圍擋

  最后一百米力爭12月中上旬結束施工

  記者了解到,成龍路(二環路至三環路)道路的改造項目涉及該路段中的2.7公里。對于給市民出行造成影響,施工方也在現場表達歉意。

  據該項目執行經理羅世明介紹,成龍路是交通要道,也是老路,在其他道路基本是瀝青路面的情況下,該路段還是水泥路。使用十幾年來,已出現路面不平整等情況,“讓市民開車很顛簸。”加之隨著城市發展,路面地下管網老化、容量不足等問題也開始顯現。此次改造主要以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優化交通組織為主要目的,對道路、橋涵、排水、智慧路燈、綠化景觀、交安等工程進行升級改造。

  ▲羅世明

  他表示,對既有道路的改造需要占用一定的道路資源,肯定會對市民出行產生影響,但在施工過程中,他們也通過縮小打圍面積和縮短打圍時間來盡量減少影響。

  首先,他們采用了分幅分期施工,“化大斷面為小斷面,讓每一期施工的打圍面積越小越好?!彼栽撀范蔚淖詈?00米施工改造為例,此處原本有6條主車道,均需要進行改造,但一次性全部打圍對交通影響很大,于是在前期,他們會同交管部門、城管部門以及屬地街道等做好交通組織設計,分3期進行打圍改造,“每期打圍2條車行道,保留剩下4條車道的通行能力,并設置專門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做到人車分流,以保障行人和非機動車安全。”

  此外,他們還想方設法縮短打圍時間。羅世明介紹,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的施工技術措施,最大限度地加快施工速度,確保“打圍一處、立即施工一處,完成一處、立即開放一處”,科學籌劃,精細化管理,盡早完工,還路于民。

  ▲撤圍前后對比

  據悉,該項目從去年8月開始入場施工。陸續完工后,已于今年10月前拆除了95%的圍擋。

  10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召開交通治堵專題會議后,市住建局也召開專題會,會上就把成龍路(二環路至三環路)道路改造工程項目納入首批撤圍、退圍點位中,要求加快施工進度。

  羅世明表示,“現場有條件的地方抓緊做完,圍擋能退的退,能撤的撤。”10月底前,他們將已完工的2.6公里長的路面圍擋全部拆除,并再次對道路進行深度清理,將道路開放于民。

  目前僅剩的百米施工范圍,已于10月25日開始打圍施工,預計于12月底前完工,“我們也在想辦法盡量壓縮時間,有可能在12月中上旬結束施工?!绷_世明說。

  ▲圍擋“最后一百米”

  施工結束后,將開放寬40米、雙向六車道的道路。除了路面更寬闊整潔、行車體驗更好之外,對標識標牌、綠化帶的改造讓周邊環境也有一定提升,讓城市更宜居、更有活力。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自開展治堵工作以來,多部門合力推進治堵工作。經梳理,目前成都市“5+1”區域占道打圍點位約353個,計劃在2024年底之前完成18個占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對交通影響較大項目的撤圍、退圍工作。首批由市住建局負責牽頭的21個點位中,3個已順利完成撤圍,退圍4個,累計讓出車道22條,減少打圍面積25629平方米。

  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