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近日,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爆料稱,五糧液成為鳳凰山體育公園冠名贊助商,5年冠名費1.8億元,鳳凰山體育公園也將改名為五糧液文化體育中心。

  該消息已被證實。11月9日,五糧液文化體育中心揭牌儀式在鳳凰山體育公園內舉行,鳳凰山體育公園場館與五糧液公司雙方正式宣告達成冠名合作。

  公共體育設施能給企業冠名嗎?五糧液1.8億元冠名費花得值不值?

  5年1.836億元

  五糧液公司6月就通過了項目預算

  鳳凰山體育公園位于成都市金牛區,場館群主要由“一場兩館一中心”組成,是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規劃中的重點項目,同時也是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核心場館。

  記者搜索注意到,目前各大地圖APP已經更新,搜索五糧液文化體育中心或者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均可以搜索到該地點。

  11月9日,記者在授牌儀式現場注意到,場館已經正式更名“五糧液文化體育中心”。進入場館內,多個醒目的位置都能看見五糧液的宣傳廣告牌。

  場館內的五糧液廣告位。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第六屆董事會2024年第6次會議決議公告后,高達1.836億元人民幣的合作預算就引起成都球迷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公告內容顯示:為進一步強化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勢能,經審議,同意公司與鳳凰山體育公園開展品牌合作,合作內容包括品牌合作、資源合作;合作期限為2024-2029年;項目費用預算18,360萬元(含稅,稅率6%)。本議案同意9票,反對0票,棄權0票。表決結果:通過。

  為什么是鳳凰山體育公園?

  提到鳳凰山體育公園,就不得不提這里火爆的賽事氛圍。

  2022年12月23日,中超聯賽2022賽季第32輪的焦點戰在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打響,一場足球的狂熱之風開始“席卷”鳳凰山。之后,場場爆滿、上座人數近4萬的中超賽事讓鳳凰山體育公園成為成都“金牌球市”的符號。

  數據顯示,自2023年全面運營至今,場館周末綜合使用率超過了81%,中超上座率超過99%,承接萬人以上大型活動112次,接待賽演觀眾超過285萬人次。

  演藝方面,同樣一票難求。張學友、刀郎、李克勤等經典藝人演唱會均在這里開唱,助力成都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觀看優質演出。

  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131個舉辦了演唱會的城市中,演出場次在50場及以上的城市共有6個,成都以50場的數量與深圳齊名,演出票房達6.09億元。而?鳳凰山體育公園場館自2023年全面運營至今,產生的票房總收入約為14.9億元,拉動產業效能約為104.3億元,賽演流量正快速轉化為消費和投資增量。

  五糧液公司這邊,最新財報顯示,五糧液本年度前三季度營收679億元,同比增長9.19%,實現了市場銷量穩中有升、品牌打造顯著提升的雙增長。

  五糧液公司方面稱,此次冠名鳳凰山體育公園場館,五糧液再一次創新圈層培育和拓展的形式,表明了深耕文體賽道的信心和決心。這場合作也將搭建產業合作平臺的成功范例,吸引更多企業對文體產業的關注。

  鳳凰山體育公園場館的運營方、北京萬館執行董事兼成都城投萬館總經理韓立鋒表示,通過雙方品牌的相互貫通,將進一步整合文體產業資源,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場館內容服務;將鏈接更多商業、旅游等跨行業資源,探索打造更加豐富消費新場景,為更多成都家庭提供一站式體育健康和娛樂服務。

  體育場所冠名應該支持還是反對?

  鳳凰山體育公園改名為五糧液文化體育中心的消息傳出后,網友持不同意見。

  有網友認為,“支持冠名,既有助于場館持續高效運營,又有利于五糧液品牌推廣,是合作共贏的好事。冠名后的場館有望為成都發展帶來又一波機遇。”但也有網友提出了擔心,認為“冠名可以,但鳳凰山這個名字必須保留。不然等幾十年后,冠名權幾經流轉,這座體育場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

  體育場館被冠名實際上是一種很常見的商業贊助模式。

  在國際上,體育場館冠名權的開發和利用已成為場館經營者無形資產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球場、休斯敦豐田體育中心等曾隨著NBA在全世界的風靡而被關注。

  在我國,體育場館冠名也有不少案例。早在2003年,南京市龍江體育館以300萬元拍賣了5年冠名權,并更名為“步步高電器體育館”。2010年,上海世博文化中心更名為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2017年,凱迪拉克冠名北京五棵松體育館。

  在成都,五糧液還冠名了成都演藝中心。2017年12月27日,五糧液·成都演藝中心正式揭牌。之后,又更名為“五糧液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

  什么樣的場館會獲得冠名商的青睞?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一種情況是這個場館在所在的城市是具有獨特性、唯一性、地標性的建筑。另一種情況是場館設施條件及交通條件優越,具備舉辦數十場具有高度傳播性的比賽、演出等大型商業活動。

  目前,我國現有大型體育場館上千座,但被冠名場館數量卻占比很低。體育場館冠名權交易并不是單純地將冠名權售賣,還會有一系列的附加權益,從冠名之日起到冠名結束,冠名贊助商和體育場館之間就建立了長久親密的合作關系。

  有體育行業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冠名贊助一座體育場館能夠使觀眾在情感上和品牌拉近距離,并借助場景的力量來提升品牌的消費。隨著中國體育場館的商業化進程不斷完善,會有越來越多的體育場館被商業品牌所冠名。(圖據“五糧液文化體育中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