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博
掛著“遼A”車牌的遼寧籍旅游大巴,卻在成都境內從事“成都-重慶”旅游包車業務。這樣的旅游包車脫離了屬地監管,擾亂了客運市場秩序,存在安全隱患。近期,在成都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總隊開展的客運包車專項執法行動中,這輛“跨界”營運的旅游包車被查獲,受到罰款1500元的行政處罰。
![](http://n.sinaimg.cn/sc/crawl/162/w550h412/20241111/6f56-bf07a9f74cb7566df5d1c84391f9c217.jpg)
執法現場
開展專項執法 凌晨查處“跨界”包車
10月29日清晨6點,執法總隊執法人員在新都區桂湖西路開展客運包車專項執法檢查時,發現一輛外省遼A籍大型客車正在上客,乘客均為老年人。執法人員上前出示執法證件表明身份后對該車進行詳細檢查。
“我們要出去玩兒呢,別耽誤了我們的行程!”“你們是干什么的”“這輛車有問題嗎?”……在執法人員依法核查車輛信息時,車上乘客各種抵觸的聲音接踵而來。
“我們是交通運輸執法人員,依法對大家乘坐的車輛及駕駛員開展檢查,保障大家安全出行。”執法人員一邊安撫老年人情緒,一邊對車輛及駕駛員相關證件進行核查,據駕駛員周某介紹,該趟次行程由公司安排,需要在新都搭載24名乘客和1名導游,前往重慶洪崖洞進行三日游旅游活動,包車費用為1200元。
在查看包車合同時,執法人員發現了異常:合同中顯示此趟行程的車輛應為川A籍客車,而實際使用車輛為遼A籍客車。經詢問乘客得知,乘客均經由湖濱路168號的某洲國際旅行社報名參加“重慶洪崖洞三日游”,所乘坐車輛由旅行社安排,對于合同中的車輛和實際乘坐的車輛不一致的情況,他們并不清楚。
![](http://n.sinaimg.cn/sc/crawl/163/w550h413/20241111/1717-30636574771d915140e718de087cb41c.jpg)
執法現場
經核查,遼A籍大型客車的核定車籍所在地為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根據相關規定,客運包車除執行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下達的緊急包車任務外,其線路一端應當在車籍所在地,而該車輛顯然涉嫌違規運營。執法人員現場對涉案車輛的證件進行了證據登記保存,并通知相關人員到單位接受進一步調查處理。
在弄清楚來龍去脈后,車上乘客拍手稱贊,“要不是遇到了你們,我們還被蒙在鼓里不清楚什么狀況呢”。執法人員借著“拉家常”的機會對車上乘客開展了普法宣傳和安全提醒:“出游前選擇旅行社時,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包車相關信息,在乘車時務必核對相關信息,確保自己乘坐的是具有合法營運資質的車輛。”
交通文旅“聯手”疏結 多向發力“組合”破題
據悉,為切實維護旅游包車市場良好秩序,執法總隊積極聯合文旅部門通過常態化督導、不定時抽查的方式深入旅行社和運輸企業,在現場檢查中,重點查閱企業經營資質及安全生產臺賬、包車合同、包車線路牌等情況。同時,主動開展普法工作。
“以前我們普法宣傳大多停留在擺攤子、發傳單、打標語上,成效并不明顯,現在我們系統性構建‘多措并舉齊發力’的立體宣傳新格局。”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為了進一步增強市民法治意識和出行安全意識,執法總隊多向發力打好從業人員精準宣防、市民乘客全面宣防、企業主體陣地宣防等“組合拳”。如常態化開展普法宣傳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相關活動,多角度、立體化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現場檢查就地宣講,遇到什么類型的案子就宣傳什么法律法規,以案釋法式精準宣防最見成效。”執法人員介紹,在執法過程中向駕駛人員進行針對性普法教育,重點講解旅游包車違法違規行為需要承擔后果,向車上乘客宣講乘坐非法旅游包車存在的危害性,引導乘客自覺抵制、拒乘違法違規旅游包車,并積極向交通運輸部門進行舉報。
同時,執法人員也提醒廣大市民在選擇旅行社和包車服務時,一定要仔細核對合同和車輛信息,保證合同中的車輛與實際乘坐的車輛一致,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和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