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范芮菱

  車輛左轉和掉頭互相干擾,導致“掉頭難、掉頭慢”的情況,如何解決?11月11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獲悉,即日起,成都在多個路口試點“多車聯動掉頭”緩堵保暢新舉措。“多車聯動掉頭”緩堵保暢新舉措,包括多車位串聯掉頭多車道并聯掉頭兩種模式。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武侯大道與聚福路交叉路口。這里車流量大,且經這里出城的車流左轉和掉頭需求較大。“如果按照以前傳統的掉頭模式,車輛都在綠化帶端頭掉頭,不僅效率低,而且容易導致后方正常左轉的車輛出現擁堵。”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處優化科副科長王旭東說。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成都交警在武侯大道與聚福路交叉路口試點啟用多車位串聯掉頭交通組織模式。

  多車位串聯掉頭,即車輛在掉頭時,遵循路口交通標志和標線指引,依次進入指定編號的掉頭車位等待信號。當掉頭信號燈亮綠,位于掉頭車位的車輛可同步掉頭。當前方掉頭車位上的車輛掉頭后,后方車輛需行駛至首個空閑車位再進行掉頭。這一措施通過精細化的掉頭區域劃分、信號控制與配時優化,有效減少了車輛通過路口的時間,緩解了因掉頭車輛排隊過長、速度緩慢造成的擁堵,同時改善了掉頭和直行車輛的通行秩序。

  記者在武侯大道與聚福路交叉路口看到,當前這里已經完成了多車位串聯掉頭車道改造——在出城方向左轉車道旁邊專門開辟了一條掉頭車道,并在該車道設置了5個掉頭車位。正值下班高峰期,掉頭車輛卻井然有序,左轉和掉頭導致排行、擁堵情況相較此前明顯好轉。

  除了多車位串聯掉頭,成都交警還在日月大道成飛路口、劍南大道天府一街路口,試點實施了多車道并聯掉頭交通組織模式。下一步,還將結合上述路口的試點效果,在成都其他路口推廣“多車聯動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