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王雞肉”“瘟雞肉”“卿雞肉”……最近,成都市溫江區的網紅“王雞肉”又火了一把。和之前不同的是,這次在各大視頻平臺上,“王雞肉”身邊多出來了一群特殊的“陪伴者”,他們有的叫“女版王雞肉”、有的叫“瘟雞肉”,還有的叫“卿雞肉”,他們在“王雞肉”攤位附近擺攤,就連“王雞肉”最有辨識度的叫賣聲,也被學了過去。

  一時間,溫江街頭出現了十幾家涼拌雞肉攤販,這樣的滑稽場面,也被網友戲稱為“溫江雞肉大賽”。

  “王雞肉”到底有多火?11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來到了溫江文廟印巷實地探訪。

  網紅溫江“王雞肉”周圍圍滿了人,有人正在直播

  網紅“王雞肉”迎來新機遇

  模仿者成群 炒熱整體氛圍

  11月28日,在溫江區的文廟印巷內,記者看到,“王雞肉”在單獨的一個區域里售賣涼拌雞肉,周圍圍了一圈看熱鬧的人,他們手中拿著手機,不是在直播就是在拍視頻,排隊買雞肉的隊伍有好幾米長。

  “王雞肉”本名王精明,在溫江挑扁擔售賣雞肉已有30余年,一直以“王雞肉”自稱。而他最顯著的特征,莫過于那一嗓子“王雞肉”了。

  2019年,因王精明兒子的病友把他在兒子患白血病后,靠著雙肩挑著擔子賣拌雞,“結清”100多萬醫療費的事情發上互聯網平臺,隨后爆火,自那以后,“王雞肉”的攤前常常聚集很多粉絲,生意十分火爆。

  網紅溫江“王雞肉”攤攤前排隊的人群

  最近,“王雞肉”又在平臺上火了一把,從視頻里記者看到,“王雞肉”身邊多出了一些“陪伴者”,在視頻里,“王雞肉”“瘟雞肉”“女版王雞肉”等涼拌土雞品牌紛紛亮相,網友則把它們稱為“斗雞大賽”,甚至有網友說,這是捅了“雞窩”吧。

  “王雞肉”IP引入街區

  周邊商戶有人嘴都吃“爛”了

  熱度帶來的聚集效應十分明顯,據溫江文廟印巷商戶楊雅涵回憶,隨著“王雞肉”和“陪伴者”全部涌上文廟廣場的街頭,引來大量群眾圍觀,對當地的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溫江文廟印巷商戶楊雅涵

  “他們進來擺攤已經是第四天了,是政府部門邀請他們進來的,也給他們解決了攤位。”楊雅涵在文廟印巷里經營著一家精工織補的商店,和媽媽在這條巷子已經呆了34年,巷子這幾天的變化,她實實在在看在眼里。

  據公開資料顯示,文廟·印巷文創街區是溫江老城的核心區域,位于千年文廟以北,街區因地制宜打造了非遺體驗館、潮流小店等社區文創空間。

  文廟印巷街區人氣很足

  記者在現場觀察到,除了“王雞肉”的攤販附近圍滿了人外,靠近街區的雞肉商戶生意都還不錯,每個攤位都有人在排隊購買。再往里走生意就要差許多。在街巷中間的邱土雞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昨天1個多小時就賣了50只雞。

  走在街區里,記者看到不少人提著打包盒,其中,來自金牛區的何勇一個人就買了五盒雞肉,他說,今天要打包回去給親戚朋友們一起分享。

  各種雞肉商販扎堆

  “之前都是零零散散的人,現在每天幾乎都是上萬的人。”楊雅涵表示,目前,已經有十余家涼拌雞肉商戶在這里擺攤,自從雞肉商家入駐后,自己也嘗試了很多家涼拌雞。“你看我的嘴嘛,吃了四天嘴都吃‘爛’了。”

  對于未來街區的生意,楊雅涵的媽媽表示,流量效應太大了,現在的火爆對于店鋪的生意肯定也是有好處的,能帶來人流當然好,希望能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