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

  接單、取餐、送餐,為了快速將外賣送到客戶手中,外賣員普遍選擇電動自行車。截至目前,成都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大約450萬輛。作為一種便捷且環保的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雖然為人們出行提供了便利,但也帶來了安全隱患。

  近日,成都公安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偽劣電動自行車案,牽出一條橫跨江蘇、四川兩省,集生產、運輸、儲存、銷售及租賃于一體的偽劣電動自行車非法產業鏈。

  警方搜查涉案窩點

  兩起交通事故

  引出假冒電動自行車制售“案中案”

  今年7月,成都市青羊區連續發生兩起交通事故,均為外賣員駕駛電動自行車超速行駛,對其他車輛避閃不及造成。

  這引起了交警部門的注意。通過對肇事外賣員的詢問,民警發現兩輛電動自行車都是通過每月支付599元進行租賃的,而這遠高于電動自行車租賃市場的平均價格,“一般一輛電動車三四百元就能租下來,這兩輛車的價格高出這么多,有點蹊蹺。”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宣傳法制處民警李蕊江說。

  同時,兩輛肇事車輛的檢測數據顯示,這兩輛車的電池電壓、最高限速、整車重量均遠超國家強制標準,屬于不合格產品,“車輛的最高時速達到了60公里,遠超國家強制限速標準的小于等于每小時25公里;為匹配時速,電動自行車安裝電壓為60V、72V的鋰電池,國家強制標準為小于等于48V,車輛整車達到60公斤左右,國家強制標準為小于等于55公斤。”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區分局食藥環偵大隊民警張興介紹,這樣的假劣電動自行車超重、超速一路狂飆,肇事肇禍風險極大,加上停放場所多與人員住宿混合設置,充電過程中極易引發火災,就像一個“定時炸彈”。

  車從哪來?難道是巧合?8月22日,成都公安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專班決定,根據行業研判線索立案偵查。

  警方押解嫌疑人返回成都

  定制假劣電動自行車

  外賣騎手成主要銷售和租賃對象

  專案組調取相關電動自行車的檔案,并通過走訪、詢問,幾家成都市內的電動車自行車租售車行出現在民警視野中。

  “這幾家公司都與一家名叫四川軍格旭升商貿有限公司的企業有密切往來,進一步對該公司有關賬單、話單進行研判分析后,我們又發現這家企業的法人代表陸某向外省多家電動自行車生產廠商定制了大量電動自行車。”專案組民警朱聚豪介紹,隨著偵查深入,一條集假劣電動自行車生產、運輸、儲存、銷售及租賃為一體的特大跨省地下產業鏈條浮出水面。

  9月7日,專案組在兩地實施同步收網,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2名,打掉2個犯罪團伙。經查,累計銷售假劣電動自行車1.7萬余輛,銷售金額6200余萬元,加上現場扣押偽劣電動自行車的貨值800余萬元,涉案金額共達7000余萬元,為四川偵破的最大一起制售假劣電動自行車案件。

  據介紹,去年10月以來,為牟取非法利益,成都市胡某旭售假團伙與外省李某朋制假團伙深度勾連,定制和購買超速、超電壓、超重的假劣電動自行車并運輸回成都儲存,通過與成都市青羊區、武侯區、金牛區的5家電動自行車租售車行進行商務合作,采取直接銷售、以租代購的方式,向成都及周邊城市大肆銷售,而主要銷售和租賃對象就是外賣小哥,“這些車行和一些人力資源公司勾連,以租車才能送外賣為由,吸引外賣小哥花高價租車,同時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續航能力,外賣小哥忽視了安全。”

  目前,該案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相關行政部門正在全面追查扣押該案已銷售的假劣電動自行車。成都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知識產權犯罪偵查大隊大隊長晉彬雄表示,將在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中強化擴線偵查,推進實施全鏈打擊的同時,聯合消防救援、經信、市場監管、應急等部門,全面開展行業排查,推動行業集中源頭治理。

  (成都公安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