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俊伶

  12月11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近日,有市民在龍泉山上發現大型真菌新記錄物種——假松口蘑,這一重要發現填補了成都市大型真菌的記錄空白。

  假松口蘑。

  11月初,部分成都市民在成都龍泉山海拔720米左右的櫟柏混交林下發現疑似松茸的野生真菌。得知此信息后,成都市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隨即邀請四川農業大學真菌專家前往調查。通過樣品采集、室內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這一野生真菌被鑒定為假松口蘑,與松口蘑(即松茸)同屬口蘑屬的不同種。

  假松口蘑。

  四川農業大學森林保護學特聘副教授楊春琳介紹,假松口蘑又稱花腳松茸,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和東北地區。從外觀上看,假松口蘑相對松口蘑來說個體更小、顏色更深、香味更濃,菌蓋上常具有塊狀花紋,菌柄上鱗片明顯且常翹起,菌肉常呈粉紫色(松口蘑常呈白色)。假松口蘑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因此也被認為是一種優良環境指示物種。此次成都發現假松口蘑,也證明了成都市近年來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假松口蘑形態特征圖。(a:擔子果;b:菌蓋;c:菌柄;d-e:擔孢子;f-g:擔子;h:菌蓋表皮菌絲;i:褶緣囊狀體)

  那么,作為人們常食用的松口蘑同屬物種,假松口蘑可以吃嗎?四川省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保護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假松口蘑是一種可食用的真菌,具有清香氣味,并且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該負責人同時也提醒廣大市民,采摘野生蘑菇要仔細辨別,審慎采摘、食用,杜絕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發生。

  圖片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