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闞瑩瑩 文/圖
近日,在成都一些流動商販的攤位上出現一種黑色的梨,商販稱是來自北方的“凍梨”。與此同時,成都各大水果店中出現一種全身黑色的“藏烏梨”,不少商家稱之為一種梨新品種,并擺放在顯眼位置。
成都街頭的黑皮梨究竟什么來頭?為什么梨身呈現黑色?四川在線記者進行了探訪。
市面上銷售的“藏烏梨”。
成都街頭售賣“凍梨”,網友遭遇“李鬼”
“這是凍梨嗎?”近日,有網友在網絡平臺上發文稱,在成都街頭的流動攤位上看見了北方“凍梨”售賣,買回家之后發現,吃起來口感脆甜,和普通的新鮮梨口感一樣。“北方網友都說凍梨吃起來軟糯,就像喝汁水一樣,感覺被騙了。”
評論中,網友紛紛答疑解惑。不少網友提出,這并非凍梨,這是一種表皮黑色的鮮梨,叫“藏烏梨”,不少水果店和超市都有售賣。
12月20日,四川在線記者在成都春熙路商圈多家水果店看到了“藏烏梨”。這些梨呈現出通體黑色,并包裝在黑色的泡沫網袋中,售價在每斤10元到20元左右。一些商家稱,這些梨來自高海拔山區,品質很好,脆甜化渣,售價相對較高。水果店商家還說,“一些流動攤子上說這是北方‘凍梨’,其實就是‘藏烏梨’。”
不只是在線下。在淘寶等線上購物平臺,四川在線記者也搜索到許多銷售“藏烏梨”的網店。從商家宣傳看,這些梨的產地大多是西藏或者四川高原地區。搜索發貨地發現,大部分商品發貨地顯示拉薩和成都兩地。
在小紅書App上,也有大量關于“藏烏梨”的分享。不少網友表示,在川西畢棚溝、西嶺雪山等景點看到“藏烏梨”銷售。
切開后,普通梨和“藏烏梨”相差不大。(上為普通梨,下為市面上銷售的“藏烏梨”)
四川在線記者也購買了“藏烏梨”,試吃后發現,和網友反映的一樣,“藏烏梨”口感脆甜,與普通新鮮梨口感無異。
“藏烏梨”并非新品種
專家稱黑色表皮或經過特殊技術處理
成都街頭售賣的黑皮梨是“凍梨”嗎?“藏烏梨”是否是西藏和川西高原的梨新品種?為此,四川在線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
“網友描述的這種梨并非‘凍梨’。”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高佳表示,凍梨呈現出黑色,是由于新鮮梨經過冷凍后,表皮細胞結構破壞,發生氧化反應的結果,一般在北方多見。并且凍梨的口感是綿軟的,和新鮮梨的脆嫩完全不一樣。
那么,網友們提到的“藏烏梨”又是否是一種來自西藏和川西高原的梨新品種?
對此,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專家鄧家林否認了這一說法。
鄧家林告訴四川在線記者,他也在成都多個水果攤及川西部分景點發現了這種梨,“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品種,我們通過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查詢,沒有找到這種梨品種的種植記錄,包括西藏和四川。”
四川在線記者電話詢問了甘孜藏族自治州農牧農村局以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農業農村局,對方均表示從未聽說過當地有種植此類梨品種。
那么,“藏烏梨”究竟來源于哪里?
“根據我們初步考證,這種梨應該是通過某種技術進行處理后,表皮才呈現出這種黑色。從梨本身的品種來看,可能是我們常見的皇冠梨或者秋月梨一類。”鄧家林表示。
什么技術可以使梨皮變黑?食用這種黑皮梨是否有健康隱患?長期進行水果貯藏保鮮技術研究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果品貯藏加工研究中心主任王文輝告訴四川在線記者,目前主要有兩種技術可以達到這一效果。
一種是冷凍技術,就像是北方凍梨。但這種技術容易使得梨凍傷,因此推斷市面上出現的新鮮的黑皮梨,大概率不是通過冷凍方式呈現黑色。
第二種方式,是短時間的高溫熱處理,“我們經過試驗,這種短時間高溫熱處理方式能夠有效讓梨皮變黑,且不影響果肉。因此,我們推斷現在市面上的黑皮梨,可能是通過這種方式達到黑皮效果。”王文輝說,如果是用這種方式處理的黑皮梨,食用后對健康不會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