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段玉清
1月2日,記者從成都市交通治堵工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繼2024年10月31日公布第一批堵點治理任務清單后,成都市推出第二批次任務清單151項,其中堵點治理任務清單88項、農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務清單63項。
第二批次任務清單參照第一批次堵點治理任務模式,根據12345熱線、網民留言等渠道收集的意見建議,并結合道路監測情況分析形成。
看成效:
第一批次完成過半
相較去年9月,中心城區擁堵指數從1.38下降至1.31
“路段局部早高峰車輛通行效率提高38%。”發布會上,成都市城管委副主任梁柏清提到第一批點位錦江區中環路錦華路口的治理案例。“我們將錦華路部分隔離帶局部調整為左轉車道,并針對路口非機動車與公交車交織問題,調整路口右側部分隔離帶,既提升了路口通行效率,也治理了安全隱患。”
成都“開門治堵”以來,通過多種形式納言獻策,集思廣益,截至目前,通過組織開展交通治堵“進社區、進醫院、進學校、進企業、進駐蓉單位”等活動,以及12345熱線等渠道,累計收到市民意見建議3200余件,其中已采納2800余件。針對第一批治理任務清單,成都綜合采取優化管理措施、建設工程改造、提升服務水平等方式,對一批“投入少、見效快”的交通堵點開展“一點一策”專項治理行動。
截至2024年12月底,第一批63項堵點治理任務已完成42項,其中精細管理提能類26項、小微整治提能類16項,共退圍拆圍面積79592平方米、釋放車道49條,優化公交線路和站點26處,統力大道成新蒲快速路交叉口、劍南大道錦城大道路口等點位治理成效顯著,道路通行效率穩步提升。
相較去年9月,中心城區擁堵指數從1.38下降至1.31,治理點位周邊擁堵指數下降明顯,工作日機動車全天運行速度提升約4.3%,其中早高峰運行速度提升約6.7%,交通擁堵狀況持續得到緩解。
看打算:
任務清單范圍擴展至20個區(市)縣
63項治理任務推進農村公路排危整治
與第一批次相比,第二批次任務清單范圍擴展至20個區(市)縣,點位全部來自市民集中反饋的意見建議。
其中,日月大道、科華南路(錦悅東路至世紀城東路)、羊犀立交、武侯祠錦里路口等關注度高、反映強烈的關鍵點位被納入治理任務清單。成都市交管、城管等部門綜合采取優化交通組織、市政設施遷改、加快占道施工拆圍等措施,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針對嚴重影響片區道路通行效率的“斷頭路”,成都市住建、交管等部門形成“一點一策”系統方案,結合施工安排先行將打通武青東五路、金爵巷、樂平四路、湖景五路、蜀江路等5條斷頭路。
此次專門增加農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務清單。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周亞軍介紹,通過多渠道梳理問題隱患,對成都縣道、鄉道、村道及其它具備“公共通行屬性”的自建路、扶貧路、產業路等道路開展全覆蓋排查,形成63項、涉及14個區(市)縣的排危治理任務清單,并逐一研究制定了“一點一策”措施,將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整治完成。
88項堵點治理任務計劃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17項,6月底前完成57項,12月底前完成87項,2026年底前全部整治完成;農村公路排危任務計劃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
同時,成都將持續深入開展交通治堵“進醫院”“進學校”等專題活動,建立交通“堵點數據庫”,系統收集市民建議訴求,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吸收到交通治堵工作中來,提升工作質效。
成都市交通運輸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