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斌
日前,有媒體爆料:成都多家博物館因標識、展板文字及文物信息不準確而受到質疑。1月6日,記者陸續走進報道關聯的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進行實地調查,同時收到各官方回應:均已改正。
成都金沙博物館已將“箭簇”一詞統一改為“箭鏃”
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第二展廳,記者見到此前報道中涉及的展品信息:“骨箭簇”已改為“骨箭鏃”,“鏃”字的寫法與同一個展柜里另一件文物“銅箭鏃”一致。金沙遺址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收到觀眾反饋的第二天,金沙遺址博物館已對展品信息進行更正。該負責人介紹,館藏文物展品信息的確存在報道所說不一致的現象,對熱心觀眾的指出表示感謝。目前查詢《中國大百科全書》,其中考古學相關名詞的解釋里提及“箭簇”“箭鏃”二者都在使用,均指箭頭,即箭的鋒刃部分。但為避免產生誤解,館方已將文字統一為使用“鏃”。“同時博物館也將舉一反三,對館內文字標識進行徹底排查,歡迎公眾共同參與監督。”該負責人表示。
“渝州上龍”的復原化石展板信息產地一欄的信息已更正。
在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此前游客反映的一具復原化石產地信息中英文不一致及別字也得到了及時改正。記者看到,“渝州上龍”的復原化石展板信息上,產地一欄的信息已由此前的“四川自貢大山鋪”改為“重慶北碚”,并與下面的英文“Beibei,Chongqing”保持一致。而展廳一處展板上的“天工開物”曾誤寫成“天宮開物”也得到了及時勘正。
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已將展板信息上的“天工開物”詞條進行更正。
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大家指出的錯誤,完全接受批評意見。目前,該館展陳相關部門正對展覽的所有信息開展持續核查,如核查出問題將在每天閉館后即時訂正。“今后,自然館將以更加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確保知識傳播的準確性。同時,期待各位游客能常來觀展,協助糾正展覽中錯誤或問題。”
而關于媒體和網友反映的四川博物院參觀券上將“仕女擁衾圖”寫作了“侍女擁衾圖”的問題,四川博物院也作出回應。“觀眾提到的參觀券是博物院曾印發的紙質門票,目前博物館已停止向游客公開發放。”該館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