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成都觀察 鄒嘉語 王翱
1月21日,在錦里一處糖畫攤前,一位來自泰國的游客饒有興趣地盯著攤主手中的糖勺,看著糖慢慢成形,旁邊的導游用流利的泰語向她介紹著春節(jié)習俗。隨著蛇年春節(jié)臨近,成都又迎來大量游客。其中不乏外國人來到成都,體驗“中國年”。
在“240小時”免簽政策以及2024年以來“免簽朋友圈”持續(xù)擴容作用下,入境游客量持續(xù)增長。相關平臺數(shù)據(jù)顯示,蛇年春節(jié)期間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203%。
成都是中國熱門旅游目的地之一。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1—12月,全市累計接待入境外國游客(除港澳臺地區(qū))114萬人次、同比增長190%,在蓉消費約16.17億元、同比增長300%,綜合各項數(shù)據(jù)和指標測算,全年成都入境旅游人次位居全國主要城市前列。入境成都旅客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是馬來西亞、泰國、美國、越南、韓國。
這背后,是成都通達全球五大洲的航線網(wǎng)絡,是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是令人垂涎的川菜……“240小時”免簽政策出臺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成都正用細致入微的服務迎接外籍游客,讓他們在成都感受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萬千氣象。
支付“So Simple”(很簡單)
1月20日,記者在寬窄巷子遇到了來自泰國的游客 Weerayuth(威拉育)。他即將結束在四川的7天旅程,在寬窄巷子,他購買了不少潮玩盲盒。談及此次旅途中的體驗,他頗有感慨:“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使用 Alipay(支付寶)來完成支付操作,既快捷又便利。另外,在很多購物點,也都有支付方式的提示,真是太棒了。”
他告訴記者,下載支付寶后,就可以直接綁定泰國的電子錢包,十分方便。記者了解到,目前,支付寶可以綁定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的電子錢包。
境外游客的支付方式也不僅限于支付寶。寬窄巷子的購物商店“熊貓屋”受到不少外國游客的喜愛,該店在兩周前更新了外卡POS機和國際支付指示牌。工作人員李佳麗介紹:“外籍游客只需指尖輕點,下載微信、支付寶、云閃付App,綁定境外銀行卡后,便能在寬窄巷子商家工行聚合支付商戶前,輕松實現(xiàn)‘掃一掃’,暢享無國界的購物體驗。”
涉外支付不便是入境游的“痛點”。成都通過構建 “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xiàn)金兜底”的支付體系,入境支付環(huán)境越來越便捷高效。
天府國際機場、雙流國際機場、寬窄巷子、太古里商圈等8個支付便利化示范點位的商戶安裝外卡POS機的覆蓋率達86.74%、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倍。在成都市18家具備外卡收單資質銀行的5179臺ATM機上,外國游客用外卡就能直接取現(xiàn)。
天府國際機場的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已經(jīng)啟用。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這里可為境外來賓“一站式”辦銀行卡、開通電話卡、兌換錢幣等,其中外幣兌換窗口提供了41種外幣的雙向兌換服務。
在成都,針對外國游客的支付指引也更加清晰。位于春熙路商圈的百盛商場里,涉外支付提示也隨處可見,無論是各個服務臺,還是商場內的電子立柱上,均有相關醒目提示,為外國游客的消費支付提供清晰指引。
退稅“So Easy”(很方便)
為有效滿足境外游客購物需求,成都著力提升離境退稅服務,優(yōu)化退稅商店布局。隨著全省“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在成都IFS的落地,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試點覆蓋范圍正在成都不斷擴大。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離境退稅商店429家,同比增長34%,2024年全市離境退稅金額近3000萬元,商品銷售額突破2.5億元、同比增長約400%。
圖為百盛商場退稅點
成都春熙路百盛營銷部副主任呂悅告訴記者,將離境退稅窗口“前移”到商業(yè)綜合體,進一步拉近商場與海外旅客的距離。“外國游客在離境退稅時,僅需攜帶護照與購物憑證前往服務點,短短幾分鐘,就能完成退稅手續(xù)。”
圖為百盛商場
成都IFS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目前,成都IFS商場內60余家品牌提供離境退稅服務,覆蓋高奢時尚、珠寶腕表、潮流服飾、兒童等多元業(yè)態(tài),輕松實現(xiàn)“分散消費、一次領錢”,并且方便游客繼續(xù)進行二次消費,更好激發(fā)消費熱情。
為將入境游客流量轉化為經(jīng)濟增量,成都從供給端著手,營造高品質多元化的特色消費場景。例如,全面構建 “成都禮物”品牌體系,開設 “成都禮物”主題商店等推出100余款展現(xiàn)成都魅力的禮物產品。
游玩“So Free”(很自在)
愛爾蘭夫婦Luke和Naomi,選擇成都作為探索中國的起點。在成都,他們品嘗了火鍋和魚香肉絲蓋飯等日常飯菜,甚至還買了街頭美食——煎糍粑。在他們眼中,這里是“美食天堂”,“我們不知道該怎么吃完這么多我們想要吃完的食物。”他們的社交賬號里,更是有不少短視頻記錄著學習做川菜的趣味生活。
和他們一樣,成都豐富多樣的美食受到不少外國游客的青睞。為了方便他們點餐,成都的1250家餐飲門店推出了雙語菜單。
圖為成都ifs
“免簽政策推行以來,門店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的游客明顯增加。”海底撈銀石廣場店經(jīng)理彭彥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為提升就餐體驗,還組織大家學習常用英語,方便幫助外國游客點餐,“當然,我們還準備了中英文菜單、英文指引牌等,在更多細節(jié)上,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吸引更多外國游客。”
商場、景區(qū)也布局了許多翻譯設備。在成都IFS,有一塊AI智能翻譯屏,面向境外人士提供超14種語言的實時翻譯。游客在雙面透明顯示屏上進行觸控操作,選擇自己需要的語言,并向設備提問。工作人員在屏幕另一側能夠即時收到中文翻譯,并將答案以多種語言回復給游客。
為更好服務外籍游客,成都公交、地鐵也紛紛推出了便捷服務舉措。例如,成都公交已普遍實現(xiàn)車輛雙語報站及公交站牌雙語展示,對機場公交專線導視標識及引導信息作雙語呈現(xiàn)。同時,成都公交還加強天府國際機場公交專線服務人員雙語溝通培訓,并通過發(fā)放雙語乘車指南或手冊,為乘客提供購票方式、線路查詢、換乘引導等乘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