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二

  騰籠換鳥 盤活閑置低效資產

  2019年12月25日,位于天府新區眉山片區的中廣核拓普(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內,一場搬遷動員會正在舉行。

  中廣核拓普是高新技術企業,主打高分子材料生產,年納稅超3000萬元,是符合天府新區眉山片區規劃發展的企業,但由于缺少土地,該公司在視高租賃廠房辦公已達四年多。

  2019年,天府新區眉山片區推行“騰籠換鳥”產業整合政策,中廣核拓普在幾十公里外的青龍找到160畝閑置廠房,由此結束“漂泊史”。

  天府新區眉山片區剛剛獲批時,數量眾多的家具、化工等傳統產業集中在視高和青龍兩地。發展高端制造業,是天府新區眉山片區的重要內容。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招強引優”,另一方面就是把存量工業用地盤活,通過“騰籠換鳥”,為產業發展騰挪出永續空間。

  眉山市委副書記、天府新區眉山片區黨工委書記黃劍東說,天府新區眉山片區將不斷強化與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的分工協同,緊扣眉山“3135”現代產業集群,立足特色優勢,緊盯未來高成長性行業,再精選、再聚焦重點產業項目。

  截至目前,天府新區眉山片區已引進了37個高端優質項目,協議投資4000多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就有19個,投資3365億元,占眉山市45%;第三產業占比從7.5%增加至30%,第二產業占比明顯下降,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9年前三季度,天府新區眉山片區騰退、盤活工業用地面積1000余畝,引入、承租企業25個,投產13個。”天府新區眉山片區經貿局局長韓志超說,眉山片區將力爭通過兩年的努力,基本完成轄區工業企業閑置低效資產處置任務。

  切片三

  改造柴桑河 塑造全域大美格局

  2019年12月25日,位于視高街道的天府新區眉山片區首個生態濕地公園——柴桑河濕地公園即將竣工,水體、綠地、景觀和道路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美麗的城市風景。

  柴桑河是流經視高的小河。2017年5月,天府新區眉山片區管委會決定不走尋常路,改造柴桑河,塑造優美環境。

  借鑒廣西南寧那考河整治經驗,天府新區眉山片區撬動社會資本,將河流整治從單純的污水治理升級為生態濕地打造,成本投入從最初的7億元增加至29億元,投入增加3倍。

  “高投入整治柴桑河僅僅是我們貫徹公園城市建設理念的一個縮影。”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主任梁磊介紹,兩年多來,眉山片區努力探索公園城市的實踐路徑,構建公園城市建設指標體系和系統指引,優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空間,塑造全域公園化的大美城市格局。

  一方面高投入治理環境,另一方面嚴格管理生態用地,在500余平方公里土地上,天府新區眉山片區嚴格控制工業和城鎮建設用地,并明確農業和生態用地占比不低于70%,人均綠地面積不低于12平方米。

  “秉承‘隨坡就勢不挖山,順其自然不填塘,依樹造景不毀林’的理念,我們圍繞山水林田湖草做文章,準備在道路和景觀打造中植入竹林、兩宋文化等眉山元素。”梁磊介紹,未來天府新區眉山片區還將以生態為“底”、自然為“景”,加快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做足做活“兩江兩湖兩山”(錦江和岷江、黑龍灘和三岔湖、龍泉山和牧馬山)文章,打造一批成都以南獨有的森林公園、湖泊濕地、美麗田園。

  時針指向2020年。日前,眉山公布“加快天府新區眉山片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將緊扣“天府公園城、眉山創新谷、開放新高地”發展定位,堅持開放引領,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到203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元,建設成為環成都經濟圈開放水平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生態環境最美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市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