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公共場所遛狗與文明同行

  新年伊始,記者先后在中心城區海棠廣場、陽光廣場等公共場所走訪觀察,在濃厚的創衛創文氛圍之下,不少市民在遛狗時展現了個人素質與城市文明。

  2日下午,記者在陽光廣場、叮咚街等地看到,廣場及街面上有不少市民在遛狗,大部分市民都給狗拴了繩子,還有的市民給狗戴上了口罩,防止犬只擾民和傷人,在細節之處體現養犬人的文明。

  走訪中記者看到,公共場所大多地面和綠化帶干凈整潔,沒有狗留下的糞便。在海棠廣場,居住在附近的陳先生表示,創衛創文以來,經過宣傳整治,廣場不文明遛狗現象有所減少,現在綠化帶鮮少出現狗的糞便,部分市民在外出時會帶上袋子或衛生紙,及時清理狗在公共場所留下的糞便。

  記者了解到,為引導市民文明養犬,中心城區邦泰國際社區等小區設置了便民服務箱,箱子里放置了寵物拾便紙和拾便袋,方便養寵物者在遛狗時清理狗留下的糞便,貼心服務獲得小區居民點贊。

  該小區業主簡女士說,小區的便民箱設置貼心,引導大家文明養犬,此外,還有一件事讓她印象深刻。去年11月的一天,她在等電梯時,有位住戶也牽著狗狗準備坐電梯。“我有些怕狗,狗主人可能看出我的不安,便對我說,你先走吧,我們坐下一趟。”簡女士告訴記者,這位住戶的小舉動彰顯了大文明,讓人心里特別暖。

  期盼! 小區遛狗別遛掉文明

  隱患;狗在公共場所留下糞便后,養犬者不及時清理,損害環境衛生。

  談及養犬文明,宋女士表示,這一年來,中心城區創衛創文氛圍濃厚,經整治宣傳,許多市民文明意識增強,在公共場所自覺按照規定文明遛狗,但仍有部分市民在遛狗時,忽略了文明。

  “元旦那天,我在青江片區逛商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竟看到一只中型犬在商場里跑,狗既沒有拴狗繩,主人也沒有陪伴在側,旁人見此只能趕緊避開,還有的市民被突然出現的狗嚇一跳。”宋女士表示,她在場觀察了一會,才看到有個男子跟在狗身后不遠處,可能是狗的主人。“商場遛狗,有損文明,不拴狗繩更是隱患重重。萬一狗突然傷到人,這個責任誰來負?”對市民在商場的遛狗行為,宋女士表示不贊同,并希望商場對這種行為進行勸導和制止。

  談及不文明養犬,家住中心城區白燕路一小區的何先生有些郁悶。他告訴記者,其所在的小區有不少養犬者,但個別養犬者文明意識較弱,在遛狗時不及時清理狗留下的糞便,小區時常在電梯內或院壩里發現狗留下的糞便,居民郁悶不已。

  還有的養犬者在下雨時,選擇到地下車庫遛狗。地下車庫燈光昏暗,狗到處亂竄,存在安全隱患,還有的狗在車庫留下了排泄物,導致車庫臭味明顯。

  何先生說,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多次對這種不文明行為進行提醒和宣傳引導,但收效甚微。對此,何先生表示,出門為狗拴繩、及時清理狗留下的排泄物、及時為狗注射疫苗等行為,是每個養犬者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做文明養犬人,共同打造一個干凈、和諧、美麗的城市。

  在采訪中,記者觀察了解到,創衛創文以來,中心城區大多數養犬者文明意識有所提升,但部分養犬者在遛狗時,時常出現不文明行為。如遛狗不拴狗繩,讓狗隨意奔跑,周邊路人只能避而遠之;狗在沒拴狗繩的情況下,進入商場、餐館等人群眾多的地方,存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