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新房交付本是令人高興的事情,連日來,瀘州天譽瓏城業主李強(化名)卻因為新交的房子急上了頭。2019年12月底,天譽瓏城新房交付,因為新房交付的陽臺與樣板間的陽臺有明顯出入,和李強一樣的不少業主拒絕交房。2019年12月30日,封面新聞曾以《新房交付與樣板房不符 開發商:樣板間為臨時設置,疏忽細節》為題進行報道。
如今,一周時間過去,多名業主仍然與開發商僵持,拒絕接房。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龍馬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天譽瓏城相關宣傳情況進行立案調查,是否涉及虛假宣傳,還有待調查結果出爐。同時,針對陽臺的疏忽,開發商表示,愿意補償相關業主為期一年的物業費用。

開發商欲補償1年物業費 業主:不愿為開發商疏忽“買單”
2020年1月3日,天譽瓏城多名業主、開發商、龍馬潭區市場監管局和龍馬潭區住建局等多方曾一起協商。
李強介紹,從當天協商的情況來看,雖然開發商承認陽臺卻有出入,并且表示愿意補償相關業主為期一年的物業費,但在業主們看來,開發商并沒有拿出誠意給業主以補償措施。
李強所述,得到了天譽地產瀘州項目營銷總監李恒的肯定,李恒稱協商時,曾提出過“補償一年的物業費用”。
“他們承認陽臺是自己的疏忽,自己的問題,后果卻要我們業主自己承擔,我們不能接受。”在李強等業主看來,這不公平。李強說,業主們要求:新房陽臺應改回至當初樣板房落地大陽臺及賣房時承諾的落地大陽臺,如果開發商不能整改,應該對業主使用面積減少,采光受影響及后期增加封陽臺的額外消費進行賠償。
由于業主訴求和開發商的補償措施懸殊較大,雙方未能協商一致,交房也就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