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殷鵬)1月19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全省枯水期水質管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全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優III劣V”2項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均優于國家考核要求,15個市(州)“優III好水”比例達到100%,10個出川斷面水質首次全部達到優良,創“十三五”以來最佳水平。

  4市首進水質全達標市(州)名單

  省生態環境廳環保總監劉華太通報稱,目前全省共設置110個國、省考核斷面,2019年99個達到水質優良標準,優良率90%,同比上升12.7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全部消除,同比下降2.7個百分點。

  其中87個國考斷面中85個達到優良水質標準,優良率97.7%,同比上升9.2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控制比例為0%,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

  267個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達標254個,達標率95.1%,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值得關注的是,21個市(州)均完成“優III劣V”目標任務,內江、德陽、遂寧、南充、攀枝花、綿陽、廣元、宜賓、廣安、達州、巴中、雅安、阿壩、甘孜、涼山15個市(州)“優III好水”比例達到100%,其中內江、德陽、遂寧、南充4個市首次進入水質全達標市(州)名單。內江、德陽、成都、遂寧、南充、資陽、自貢、樂山、眉山等9個市“優III好水”比例均得到改善提高,增幅前3的分別是內江(66.7%)、成都(50%)、德陽(42.9%)。

  此外,全省共排查發現105個城市黑臭水體,完成工程整治102條,完成比例97.1%,達到國家考核要求(90%)。

  狠抓冬春季枯水期水質達標管控

  會上,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岳東就2020年水環境保護工作和加強枯水期水質管控提要求。他表示,從近幾年水質變化趨勢來看,冬春季的枯水期是我省水質達標的“關鍵期”“攻堅期”,要牢牢抓住這個時間段,保持枯水期水質穩定改善。

  前段時間,省生態環境廳廳會同各地編制了沱江、瓊江、渠江流江河等重點小流域的枯水期管控方案,接下來各地務必抓好方案落實,逐日逐月將水質濃度控制在目標范圍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順利啟航的奠基之年。

  李岳東表示,各級環境部門務必要按照國家水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差”的要求,繼續掛牌整治小流域,大力實施府河流域攻堅,集中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全面完成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任務,積極謀劃“十四五”水生態保護工作,持續抓好突出水環境問題的整治和優良水環境的鞏固,全面奪取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定性勝利,以優異水生態環境保護成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省生態環境廳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