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8%
四川在線消息(瀘州觀察 郭蕎璐 記者 魏馮)2019年,瀘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81.3億元,居四川省第六位;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增速居全省第四位。瀘州也成為四川第六個進入“2000億俱樂部”的市州。
1月22日,瀘州市召開2019年經濟運行統計新聞發布會。經省統計局統一核算,瀘州市2019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17.0億元,比上年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1021.9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842.4 億元,增長9.5%。
三大產業穩定增長
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40.2%
2019年,瀘州全市實現農林牧副漁業增加值221.4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全市糧食總產量229.1萬噸,比上年減少0.6萬噸,比上年下降0.3%。
瀘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0%,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從新動能看,以電子信息技術、現代醫藥、高端裝備等為主體的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壯大,經測算瀘州全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0.2%,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高30.2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7.3%;高技術行業增加值增長38.4%,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高28.4個百分點,對瀘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4.0%。
瀘州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842.4億元,居全省第七位,比上年增長9.5%,增速居全省第五位。其中,批發和零售業比上年增長11.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7.1%;住宿和餐飲業增長9.3%;金融業增長9.7%;房地產業增長6.6%;其他服務業增長9.6%。
投資加速,財政平穩
信息運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16.4%
2019年,瀘州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第13位。從國民經濟行業看,增速快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信息、科技等新興產業。其中,信息運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16.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67.4%。
財政收支保持平穩,金融信貸運行穩健。2019年,瀘州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6億元,同口徑增長13.2%。其中稅收收入103.4億元,同口徑增長7.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43.4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教育支出79.0億元,科學技術支出5.2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5.1億元,衛生健康支出52.8億元,交通運輸支出29.3億元。
12月末,瀘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822.5億元,比年初增長6.3%。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001.3億元,比年初增長16.3%。
消費市場需求旺盛,物價小幅上漲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居全川第一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上漲2.7%
2019年,瀘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1.0億元,居全省第七位;比上年增長11.4%,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消費升級類商品快速增長。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商品零售額466.6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其中,化妝品類消費增長22.1%;體育、娛樂用品類比上年增長29.3%;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7.3%,通訊器材類增長18.3%,均高于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2019年,瀘州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7%。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比上年上漲6.4%,衣著類價格上漲2.7%,居住類上漲2.6%,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5%,交通和通信類下降1.7%,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下降1.6%,醫療保健類上漲3.9%,其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3%。
全年,瀘州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上年增長3.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增長0.5%。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12元
2019年,瀘州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12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52元,比上年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31元,比上年增長10.3%。瀘州市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
總的來看,2019年瀘州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重大進展。但同時,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影響經濟增長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瀘州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發展新動能有待加快培育。